ID: 21018554

第12课《滑轮》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260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2025,五年级,科学,小学,编版,学年部
  • cover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 学期 春季 课题 滑轮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学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湖北教育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科学知识: 1.了解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结构及其作用特点。 2.了解生活中滑轮的应用实例。 科学探究: 能利用简单器材设计研究方案,探究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科学态度: 能基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探究过程进行总结性评价。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能应用滑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究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教学难点:综合分析数据和实验探究,得出科学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复习引入 探究动滑 轮的作用 探究滑轮 组的作用 【谈话】各位同学大家好,上节课我们通过升旗模型认识了滑轮,大家还记得 上节课学习了关于滑轮的哪些内容吗 【预设学生回答】滑轮是一种周边有凹槽的轮子。 【预设学生回答】滑轮可以分为两种,像升旗杆和起重机顶部的滑轮那样,固 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能够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 轮,叫做动滑轮。 【预设学生回答】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小结】你们总结的非常准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定滑轮的作用,那么关于滑轮,你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吗 【预设学生回答】动滑轮的作用。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课程,通过对定滑轮的复习自然过渡到动滑轮上,符合学 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过渡】大家比较关心动滑轮的作用,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吧。关于 动滑轮是否省力,你有什么看法 【预设学生回答】动滑轮不省力或省力,并阐述理由。 【提问】大家说的都有些道理,那怎样证实你们谁猜的对呢 【预设学生设计】组装动滑轮,挂上重物,实验测试。 【讲述】我们先组装一个动滑轮,再进行实验,我们先来看看怎样组装动滑轮吧! 【实验】组装动滑轮。 【追问】有了动滑轮,我们就可以实验了,实验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预设学生回答】对比使用动滑轮和不使用动滑轮的用力大小。 【预设学生回答】可以更换钩码的质量,进行多次测量以减小误差,使实验数 值更准确。 【讲述】大家提出的注意事项都非常重要。老师还要提醒你们一下,实验数据 很重要,一定要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记录单上,那我们的实验就开始吧。 钩码质量/g实验方法所用拉力方向大小/N100用测力计直接提起使用动滑轮150用测力计直接提起使用动滑轮200用测力计直接提起使用动滑轮 【实验】动滑轮的作用。 【提问】我们用了不同数量的钩码做了3组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格所示,你 有什么发现 钩码质量/g实验方法所用拉力方向大小/N100用测力计直接提起向上1使用动滑轮向上0.6150用测力计直接提起向上1.5使用动滑轮向上0.9200用测力计直接提起向上2使用动滑轮向上1.1 【预设学生回答】通过对比数据,我发现使用动滑轮时所用的力都比用测力计 提起重物时所用的力小,说明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预设学生回答】不论是直接提起重物,还是用动滑轮提起重物,用力的方向 都是向上的,说明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小结】没错,使用动滑轮确实具有省力的作用,但在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 将重物向上提起,我们使用动滑轮也需要向上用力,说明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通过前面的探究实验,现在同学们是不是对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都清楚了呢 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回顾一下吧。 【视频】动滑轮、定滑轮总结。 设计意图:能利用简单器材设计研究方案,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实验数 据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实验能力。 【过渡】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如果既想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