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简单电现象 一、单选题 1.(2024·新疆乌鲁木齐·一模)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 A 和 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 A,使 A 带电,B 不带电,之后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 A 和 B 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过程中能创造电荷 B.B 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 A,金属棒中瞬间电流方向从 B 到 A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D.绝缘手柄是绝缘体,它不易导电也不能带电 【答案】C 【详解】 AC.由于丝绸和玻璃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摩擦过程中丝绸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失 去电子带正电,不是创造电荷。故 A 错误,C 正确; B.玻璃棒带正电,接入 A 时,A 部分电子转移到玻璃棒,A 也会带上正电,A 与 B 通过金属棒接触时,B 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 A,根据电流方向的规律,金属棒中瞬间电流方向从 A 到 B,故 B 错误; D.绝缘手柄是绝缘体,其内部电子不能自由移动,它不易导电,但可以带电,故 D 错误。 故选 C。 2.(23-24 九年级上·云南玉溪·期末)关于静电现象,下列图示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摩擦后的气球能够吸引头发,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B.乙图:细绳悬挂的轻质泡沫塑料小球相互吸引,则两小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C.丙图: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荷,在这个过程中丝绸会失去电子 D.丁图:验电器是利用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 【答案】A 【详解】A.摩擦过的气球带上了电荷,而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能吸引头发,故 A 正确; B.图乙中,两小球相互吸引,可能是其中一个小球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也可能是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 B 错误; 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是因为玻璃棒失去了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则得到了多余的电子而带 负电,故 C 错误; D.验电器带电时,金属箔会张开,这是因为金属箔带上了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 D 错误。 故选 A。 3.(23-24 八年级下·全国·随堂练习)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会带上电荷,毛皮也会带上电荷,则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橡胶棒与毛皮所带的电性相反 B.橡胶棒与毛皮所带的电量相等 C.毛皮中的部分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D.毛皮与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答案】D 【详解】ABC.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过程中,橡胶棒因束缚电子的本领强而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因束缚电 子的本领弱而失去电子带正电,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上,使得两个物体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故 AB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并没有创造电荷,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4.(23-24 八年级下·全国·随堂练习)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 要原因是( )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 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D 【详解】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头发与梳子摩擦而带电。由于头发带有同 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越梳越蓬松。 故选 D。 5.(23-24 九年级上·湖南湘潭·期末)如图所示是“静电章鱼”实验,将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细丝抛向空中, 并将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放置在塑料细丝下方,且在空中悬浮起来。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塑料细丝悬浮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毛皮与塑料细丝摩擦后,只有塑料细丝带电 C.毛皮与塑料棒摩擦,塑料棒失去电子带负电 D.“章鱼触手”张开是因为塑料细丝之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D 【详解】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