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29281

【核心素养】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5课《霍拉舞曲》教案

日期:2025-05-0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2836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核心,素养,人音版,二年级,下册,5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霍拉舞曲》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霍拉舞曲》是罗马尼亚作曲家乔治·埃内斯库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06年。这首小提琴独奏曲充满活力和民族特色,展现了罗马尼亚传统舞蹈的魅力。乐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动人,是向学生介绍世界音乐文化的绝佳素材。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活泼好动的年龄段。他们对音乐有着天然的兴趣,喜欢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然而,他们对复杂的音乐结构和异国文化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学中需要运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感知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学生能感受《霍拉舞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鲜明的舞蹈特点,体会音乐中蕴含的热情与活力。 2.艺术表现: 学生能随音乐做出简单的律动,用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3.创意实践: 学生能尝试用不同方式(如绘画、即兴舞蹈等)来表现音乐,激发创造力。 4.文化理解: 学生能初步了解霍拉舞的文化背景,认识罗马尼亚的民间音乐特色。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和鲜明的舞蹈特点,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结构和主题变化,培养他们的音乐分析能力。 六、教学方法: 欣赏法:通过反复聆听,深入感受音乐的情感和特点。 讲解法:介绍乐曲背景和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示范法:教师示范动作,引导学生进行肢体表现。 讨论法:鼓励学生交流感受,促进思维碰撞。 创造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激发创造力。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音频资料、罗马尼亚民族服饰图片、简易打击乐器(如三角铁、手鼓等)。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踏上一段神奇的音乐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欧洲东南部的一个美丽国家———罗马尼亚。你们听说过这个国家吗?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回答) 教师:罗马尼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今天,我们要认识一首来自那里的音乐———《霍拉舞曲》。霍拉是罗马尼亚的一种传统舞蹈,充满了欢乐和活力。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准备聆听这段美妙的音乐吧!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10分钟) 教师:(播放《霍拉舞曲》完整版) 好了,小朋友们,睁开眼睛吧。刚才的音乐给你们什么感觉呢? 学生A:很欢快,让人想跳舞! 学生B:好像在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学生C:音乐时快时慢,很有变化。 教师:太棒了!你们的感受都很独特。这首《霍拉舞曲》确实充满了欢快和活力。它就像一场热闹的舞会,邀请我们一起加入欢乐的舞蹈。 (二)探究(15分钟)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首音乐的秘密。你们能听出这首曲子主要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学生:小提琴! 教师:没错,主要是小提琴在演奏。小提琴的声音清脆明亮,非常适合表现欢快的舞曲。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看能不能发现音乐中的一些特点。 (再次播放音乐片段)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注意到音乐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D:节奏很快,很有力。 学生E:感觉像在跳跃。 教师:观察得真仔细!这首曲子的节奏确实很有特点,它采用了二拍子的节奏,就像我们走路时"左右左右"的感觉。这种节奏让音乐充满了动感,很适合跳舞。 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当我播放音乐时,请你们用手拍打膝盖来跟随节奏,注意要跟着音乐的强弱变化哦。 (播放音乐,学生跟随节奏拍打) 教师:太棒了!你们已经开始感受到音乐的律动了。接下来,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曲子是不是一直保持同样的旋律? (播放音乐,特别强调不同主题的变化) 学生F:不是的,中间有变化。 学生G:有些部分快,有些部分慢。 教师:你们听得真仔细!这首曲子确实有几个不同的主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