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35406

教科版(2017秋) 六年级下册1.6测试塔台模型课件(共15张PPT)

日期:2025-04-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23142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教科,2017,六年级,下册,测试,塔台
  • cover
(课件网) 第1单元 小小工程师 1.6 测试塔台模型 聚焦:明确任务 测试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 明确测试标准 测试 明确测试标准 测试 展示与测试 测试 (1)塔高。 所用工具:米尺(塔台高60厘米左右,学生尺太短,不方便测量,且容易有误差,要用更长的米尺进行测量,且每组模型都用同一把尺子)。 测试方法:将塔台模型放置于平稳的桌面上,把米尺竖直放在塔台模型旁边,测量塔台的高度,平视读出数值,根据高度是否达标进行打分。读数时不能凭眼睛观察估量个“差不多”的值,可以将尺子、书本等轻、直物体的一端平放于塔顶,另一端接触米尺,由物体下沿的位置读出准确数值。 展示与测试 测试 (2)顶端承重能力。 所用工具:多本教科书(也可以用矿泉水瓶等重物,各组模型所用重物要相同)。 测试方法:将教科书一本一本地轻轻叠放在模型顶端,摆放整齐,观察塔台能承受多少本教科书而不变形。 注意:此项目的评分标准是顶端无法承重或顶端承重为所有小组中最小的得1分,最大的得3分,中等的得2分。因此要在所有小组的模型都经过测试后,通过比较进行打分。 展示与测试 测试 (3)抗风能力。 所用工具:电风扇。 测试方法:电风扇的1挡为小风量,2挡为中等风量,3挡为大风量。在相同的距离和角度对着塔台模型吹,先用1挡,再用2挡,最后用3挡。如果在2挡风下模型能立稳,而吹3挡风时模型倒了,则说明该模型能抵御2挡风,记2分。 展示与测试 测试 (4)抗震能力。 所用工具:地震模拟仪。 测试方法:将塔台模型放置在地震模拟仪上,从小到大分别模拟各级地震,看模型最大能承重几级地震而不出现结构松散等问题,据此打分。(如果没有地震模拟仪,可以利用现有条件人工模拟不同震级的地震进行测试,但是量化标准要尽量保持相对一致) 展示与测试 测试 (5)设计图及文字说明。 测试方法:依据评价表的标准,根据是否有绘图、文字、标注,表述是否清晰等,全班共同商议打分。 (6)美观。 测试方法:依据评价表的标准,根据塔台结构是否合理,外形美观程度等,全班共同商议打分。 (7)分工合作。 测试方法:依据评价表的标准,各组自行介绍请大家打分。 展示与测试 测试 (8)材料成本统计。 测试方法:教师先出示各种材料的价格,各组根据材料使用情况计算成本,再依据评价表的内容,通过各组间的比较进行打分。 自我评估 测试 这两个小组对塔台模型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有哪些? 研讨 (1)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表现最佳的是哪些方面?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2)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所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其他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对我们小组有什么启示? (1)填空题。 ①( )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各组设计建造的塔台模型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方法。 ②测试塔台模型的抗风能力时,可以借助( )的不同风力等级完成。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①测试塔台模型时,“顶端承重”“塔高”“分工合作”等标准是建造塔台必须达到的要求,其中任何一项不能达到工程标准,该工程就是失败的。( ) ②测量塔台模型的顶端承重能力时,某组的矿泉水瓶不够了,可以用教科书代替。( ) ③测试塔台模型的抗震能力时,若条件有限也可用课桌人工模拟不同等级地震来测试,但是量化标准要尽量保持相对一致。( ) ④塔台的基本要求是要达到60厘米,只要达到了这个高度就可以在评分时拿到3分。( ) ⑤我们可以用嘴对着塔台吹一吹来检测塔台的抗风能力。( ) (3)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在测量塔台模型抗风能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各组使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