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培优专练(一)(第一单元) (45分钟 75分) 【易错易混练】 (15分钟 2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不能正确认识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自汉以降,习仪与纠仪逐渐制度化,需要演习与纠察的典礼种类不断增多。至明代,郊庙、册封、皇室冠礼、经筵等典礼皆须习仪;举行这些典礼以及常朝、朔望朝等无不纠仪,习仪与纠仪成为明代朝仪和典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明代的习仪与纠仪 ( ) A.重视践行儒学的价值追求 B.稳定了社会等级秩序 C.改变了封建文化发展方向 D.固化了官员思想认知 【解析】选A。据材料“郊庙、册封、皇室冠礼、经筵”可知,从汉代到明代十分注重礼仪,这些礼仪都体现着儒家思想中忠孝等方面的道德内涵,故选A;据材料“习仪与纠仪成为明代朝仪和典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知,习仪与纠仪主要是在宫廷中存在,无法作用于整个社会,排除B;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是封建文化的主要内容,因而明代的习仪与纠仪并没有改变封建文化的发展方向,排除C;据材料“皇室冠礼、经筵等典礼”可知,这些礼仪对皇室成员也有约束,固化了官员思想认知与主旨不符,排除D。 2.(混淆牺牲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林则徐诗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下列最贴近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的是 ( ) A.牺牲精神 B.家国情怀 C.舍生取义 D.公而忘私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司马迁常常考虑着不顾自己来赴国家的急难;林则徐认为,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可见两者都具有伟大的家国情怀,B正确;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家国情怀并非牺牲精神,排除A;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并非舍生取义,排除C;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并非公而忘私,排除D。 3.(混淆中华文化的兼容性和多元性)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既互相驳难,但也相互吸收;《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可以见到儒、释、道三者合一的许多具体描写。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具有 ( ) A.兼容性 B.多元性C.独立性 D.宗教性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道并行而不相悖”“相互吸收”“三者合一”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中融合了多种文化,这体现了兼容性的特点,故选A。多元性、独立性、宗教性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C、D。 4.(不能正确认识近代中西文化)下表是明末清初部分东西方论著的翻译情况,这些著作的翻译反映了当时 ( ) 类别 领域及书名 译为中文的西方著作 数学《几何原本》《几何要法》;物理学《泰西水法》《远镜说》;军事《海外火攻神器图说》;生物学《泰西人身说概》;采矿学《坤舆格致》;地理学《职方外纪》 译为西文的中文著作 儒学《论语》《孟子》《礼记》;哲学《老子》;文学《诗经》《赵氏孤儿》 A.中国科技全面落后于西方 B.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交流 C.西学东渐成为了社会思潮 D.清朝士大夫“开眼看世界”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明末清初,传入中国的西方著作主要是科技方面的著作,传入西方的中文著作主要是思想方面的著作,这体现了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并存,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交流,故选B;明末清初中国科技进入总结阶段,中国科技并未“全面”落后于西方,排除A;材料体现了西方著作传入中国被译为中文,但不能反映当时西学东渐成为“社会思潮”,排除C;清朝士大夫“开眼看世界”是在鸦片战争后,并非明末清初,排除D。 5.(不能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的影响)2009年,英国政府在《英中合作框架》中,第一次使用了中国“东山再起”的表述,而不是西方政府和媒体习惯上使用的“崛起”概念。这表明英国 ( ) A.否定了欧洲中心论的观念 B.摒弃了西方一贯的遏制政策 C.消解了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