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43034

项目范例成果报告 第二章 知识与数字化学习 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数理知识

日期:2025-09-23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2516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知识,数字化,项目,范例,成果,报告
  • cover
第二章 知识与数字化学习 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数理知识的研究报告 ——— 以探究物理中的欧姆定律为例 一、引言 在信息时代,学习者可以高效利用数字化工具与资源的优势,在数字 化学习环境中,与同伴和老师高效开展自主、协作、探究学习,创造性地 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目的 推进教育数字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未来教室里,教师 们运用Python、思维导图、网络画板、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各类数字化学习工 具,开展可视化教学,通过交互、协作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式学习, 使教学更加开放、直观和易懂。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利用数 字化学习工具进行个性化学习,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开发思维、启迪智 慧,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物理知识的实验,我们可以体验数字化学习 的过程,理解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相互关系,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 和资源的优势。 三、探究内容 探究内容: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物理中的欧姆定律。 实验原理:欧姆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 法,即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或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 流和电压的关系。 数字化创新学习:与传统的实验验证方式不同的是,本次探究运用 数字化工具去处理和分析数据。在体验“网络画板”模拟投针实验的过程 中,我们感受到数字化学习的优势;在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我们运用 数字化工具Jupyter notebook绘制数据散点图、数据曲线图和拟合图,研究当 导体电压保持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随导体电阻变化的规律。 四、探究过程 探究过程包括“收集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建立模型→实验验证模 型”这几个步骤。 1.收集实验数据 (1)搭建真实的物理器材,或者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室平台,连接电路 图,如图2-1所示。连接电路时注意:接线时开关要断开;闭合开关前,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滑到最大阻值处。 图 2-1 连接电路图 (2)把电阻 R1 (记下阻值)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 压表示数U=3 V,记录电流表示数 I1。 (3)把电阻 R1 换成电阻 R2 (记下阻值),再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使电压表示数U=3 V,记录电流表示数 I2。 (4)如此类推,把电阻 R9 换成电阻 R10 ,再次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 U=3 V,记录电流表示数 I10。 所得到实验数据如表2-1所示。 表 2-1 欧姆定律实验的观察数据 电阻 R/Ω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电流 I/mA 586 291 198 143 101 98 72 68 59 55 2.分析数据 运用Jupyter notebook处理数据,绘制图像。 (1) 绘制散点图。把表2-1中的数据输入Python“绘制散点图”程序 中,执行程序后得到如图2-2所示的电流 I 与电阻 R关系数据散点图。 (2)在“绘制散点图”程序中加上指令“plt.plot(x0,y0)”,执行程序 后,得到如图2-3所示的电流 I 与电阻 R 关系数据曲线图。 图 2-2 电流与电阻关系数据散点图 图 2-3 电流与电阻关系数据曲线图 3.建立模型 观察电流 I 与电阻 R 关系数据曲线图,猜想电流 I 与电阻 R 的关系是 反比例关系,于是建立 I = U ÷R 的数学模型。 4.实验验证模型 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对数据作曲线拟合。利用曲线拟合程序, 执行 后得 到如图 2 -4所示的电 流I 与电 阻R 关系 数据曲 线拟 合图, 其中, U =2905.67607341 mV与电压表的示数基本吻合, 即: I = 2905.67607341÷R。 经过推理和实验验证,电流 I 与电阻 R 反比例关系成立,即 I = U ÷R。 图 2-4 电流与电阻关系数据曲线拟合图 五、探究收获 1.通过理论学习和运用“网络画板”体验模拟投针实验,感受数字化 学习的优势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 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 任务,形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