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046671

第三单元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学案(含解析)——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4-09-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5次 大小:3117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解析,纲要,历史,中外,2019,编版
  • cover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标·定向 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1 人口迁移、物种交换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一、人口迁移 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 2.表现 (从【智选】中选出相对应的序号) (1)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②人口减少90%—95%。 (2)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③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 (3)影响:①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 智选:①美洲 ②印第安人 ③非洲黑人 1493-1570年,美洲海地岛的原住民从10万多人迅速锐减为不到1万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欧洲的殖民扩张。 二、物种交换 1.物种的交换 (1)原因:人口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2)表现(从【智选】中选出相对应的序号) 欧洲 带入 美洲 家畜家禽:马、牛、猪、羊、鸡等 农作物:③、燕麦、大麦、裸麦 水果:橄榄和①等 美洲 输出 马铃薯、②、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特产 智选:①葡萄 ②玉米 ③小麦 2.疾病的传播 (1)原因: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 (2)表现: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 (3)影响: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使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 阅读课本“历史纵横”,据史料概括玉米和甘薯的传入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提示:增加了粮食的产量,促进明清时期人口迅速增长,促进贫瘠地区土地的开发。 三、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条件: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 2.特点: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3.表现 (1)印度洋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2)大西洋贸易 ①欧美贸易:欧洲的手工制品运到美洲出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和烟草。 ②“三角贸易” 原因 殖民者的压榨和传染病的流行,造成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美洲劳动力严重缺乏 表现 将欧洲的纺织品、枪支、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从当地换取黑人或自己抓捕黑人,再将黑人运到美洲卖为奴隶 (3)太平洋贸易 ①表现 国家 阐释 葡萄牙人在东亚的贸易 a.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印度果阿转运到欧洲各国,获取大量白银 b.以澳门为据点,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 西班牙横跨太平洋的贸易 a.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主要在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b.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白银运回马尼拉 ②影响: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也逐渐形成。 观察课本“马尼拉大帆船”图及其文字说明,“马尼拉大帆船”反映了哪一贸易现象 提示:反映了西班牙人主导的跨太平洋贸易。 “三角贸易” 借图发挥 ·“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欧洲带来了巨额财富。 ·在西欧殖民者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增强,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拓展延伸】 16—19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 (1)迁移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2)人口迁移的范围不断扩大。 (3)由人口密集地区迁移到人口稀疏地区。 (4)由发达国家主导;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相结合。 学习任务2 早期殖民扩张 一、表现 时间 国家 殖民方向 16世纪 葡萄牙 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 西班牙 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