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我不挂帅谁挂帅 总课时 2 第 1 课时 学科 中学音乐 年级 7 授课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及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作品的剧情;学唱唱段;掌握西皮流水的板后开唱特点、三三四的唱词结构;理解、实践体验“一声高唱”、“上口字”等含义及规律;知道、掌握“帔”类服装的样式、图案及穿着步骤等特点;表演实践感受京剧“做”中的兰花指、“圆”等动作与规则;实践表演唱段。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唱、表演等行为,在比较合作、观察模仿、实践体验中字正腔圆的学唱、表演唱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承京剧文化,对学习博大精深的“国粹” 进一步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实践体验西皮唱腔板后开唱、“一声高唱”等特点、模仿表演唱段身段教学难点:实践学唱注意行腔及吐字归韵、表演唱段《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以体验为基本方式,主要过程是:导入阶段采用“聆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梅兰芳,从而产生学习演唱的欲望;新授课阶段采用学唱体验与模仿表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讲解引领学生初步感受京剧演唱的方法,进而引领学生感受、领会、体验京剧演唱中上口字、板后开唱、一声高唱以及演唱时字正腔圆的演唱方法,通过观看视频片段、学生模仿体验等步骤,掌握“京剧演唱”的特点规律;拓展延伸阶段采用观摩与朗读体验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在认识服装“帔”及认知、了解上口字规律和手法,从而进一步体验京剧演唱的规律。结束以学生演唱的方式把课堂的气氛升入高潮! 教学准备 1.京剧练功服10套、京剧穆桂英服装帔和腰包2.录制电视节目视频2个;1个自己录制的梅兰芳介绍的京剧音频;网络下载视频王艳演出视频;用于制作演示文稿(PPT) 教学过程 一、知道、感悟梅兰芳魅力过渡语:同学们,在京剧200多年的发展史中有一位被誉为“京剧大师”的艺术家,你们知道他是谁么 学生:畅谈梅兰芳师生聆听梅兰芳录音介绍(教师自己录制的音频文件资源)过渡语:他就是京剧大师梅兰芳,下面让我们来聆听他的介绍。音频文件文字资源如下:(幻灯片 2—8 )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嗓音圆润,唱腔柔婉,身段优美,表情细致。他在传统的基础上对旦角的唱腔、舞蹈、服装等进行了革新,并将青衣、花旦、刀马旦融为一体,发展了京剧“花衫”行当。在京剧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他蓄须明志,拒绝在敌伪统治下演出,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梅兰芳曾多次出访美国、苏联等国家,扩大了京剧的国际影响。梅兰芳被誉为四大名旦之首。代表剧目:《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等。二、了解剧情、欣赏唱段1、阅读校本教材、了解剧情:过渡语:今天我们学习梅兰芳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当中的一段唱(幻灯片9-10 )《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请大家大声朗读《穆桂英挂帅》中的剧情介绍。提问:谁来给我们讲讲剧情 欣赏唱段、感知板式:欣赏视频:青年演员王艳的表演片段(幻灯片11———3分50秒)师总结:这段唱是穆桂英经过佘太君劝说后,以国家大局为重,决定挂帅出征的一段唱腔。三、学唱(一)板式、唱词分析1.唱词为三三四的十字句(幻灯片12)提问:读唱词并注意是几字句?师生读唱词后得出结论:三三四的十字句教师解读唱词2.四一拍西皮流水板式提问:这段唱节拍是4几拍的?师范唱师生总结:西皮流水板,四一拍(二)咬字字正腔圆读准找出与普通话不同的字,并注意唇齿舌喉牙配合发力(幻灯片13)(三)板后开唱1、学唱第一乐句: (幻灯片14) 提出要求:“猛听得”三个字后要唤气,“响”字的字腹i的时间不能短,“震”字要通过咬字和给丹田气来强调。提问:前边我们知道西皮流水第一句均为板起,而后面 既可以板上开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