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50521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日期:2025-05-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33次 大小:224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2025,学年,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
  • cover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包括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单元。这些内容是学生在前两年数学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重点与难点: 数与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有余数的除法是本册的重点,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空间与图形:四边形的认识和学习,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重要内容。 量的计量: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统计与概率:初步学习可能性,理解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可能性大小。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习惯,且部分借读生由于学习环境不稳定等因素,数学素质相对低下,学习习惯较差。因此,本学期需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了解数学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具体教学内容 (一)数与计算 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内容概述:学生将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包括多位数与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相应的估算和验算方法。 教学目标: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进行计算,并理解估算和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加强估算和验算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性。 多位数乘一位数 内容概述:学生将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包括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以及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教学目标: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并理解乘法的基本原理。 教学策略:通过具体实例的演示和练习,让学生理解乘法的计算过程;加强口算和笔算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有余数的除法 内容概述:学生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理解余数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理解余数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二)空间与图形 1. 四边形 内容概述:学生将认识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习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认识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策略:通过观察、测量和比较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四边形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