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53003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大单元教学课件】+素材-【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日期:2025-11-0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1811502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教学,一体化,素材,教学课件,8课
    (课件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 科技灿烂 文化辉煌) 一:夏商周时期的科———天文、历法、医学、青铜器 二:夏商周时期的文化———甲骨文、金文、《诗经》与楚辞 目录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7课 百家争鸣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素养目标 1).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2).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典型器物(青铜器),知道夏商周的历史; 3).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 1)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知道先秦时期我国在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重点) 2)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知道甲骨文的基本史实及影响,知道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其代表器物。了解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成果;理解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的青铜时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重点、难点) 3)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理解先秦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感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涵养家国情怀。 2022课标 素养目标 导入新课 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秋分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天文、历法 医学 夏商周时期科技与文化 科技 文化 甲骨文、金文 青铜器 《诗经》和“楚辞”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领域,又有何贡献? 整体感知 观察下图,阅读教材,归纳夏商周时期我国有哪些天文成就? 1.原始社会末期,先民对天文现象观察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2.商朝甲骨文有 的记载; 3.《诗经》记载了公元前776年0月6日发生了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 的日食记录; 4.《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 的确切记载。 记载日食的商朝牛骨 日食、月食 确切日期 最早 1.天文成就 目标导学一:夏商周时期的科———天文、历法、医学、青铜器 1.天文成就 新知讲解 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便于农业生产 原始社会末期 《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录农事的历书,本历书可窥见先秦中原农业发展水平,保存了古代中国的天文历法知识。 夏朝 【天文】甲骨文中记载了很多日食和月食; 【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商朝 《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记载 周朝 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节气。 《诗经》中记载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先民们为从事农业生产,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雪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雪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2.历法成就 新知讲解 自主归纳夏商周历法发展概况,填写时间轴;概况其意义。 夏朝 商朝 相传有了历法 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战国 人们测定出一年二十四节气 《礼记》记载:“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东汉人郑玄作注,称:“得夏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   在《史记》中,司马迁也写道:“太史公曰: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 农业与季节密切相关,制定历法和二十四节气能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 3.医学成就 新知讲解 根据课本与视频,自主归纳先秦医学发展概况 神农尝百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