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53021

【教学评一体化】第三单元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第2课时)课件+教学设计--粤教2024版地理七上

日期:2025-04-0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187776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2024版,粤教,教学设计,课件,2课时
    知识性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通过材料分析,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周期。 2 通过材料分析,知道昼夜长短变化与四季。 通过材料分析, 3 通过材料分析,了解五带的划分。 探究能力 1.通过实验,模拟地球公转实验。 2.通过读图分析,分析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通过材料分析,知道二十四节气和夏令时。 科学态度 培养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让教学更有效 大单元教学 | 地理学科 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教学设计 课题 地球的公转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学习地球运动之地球公转,与地球的自转一起构成地球运动。这两种运动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21世纪教育同时与初中知识点连接并深化发展。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的学习对以后要学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差异等,有着铺垫作用,所以本节课在整个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本节主要涉及公转的特点,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四季、五带的划分及特点。 2022新课标要求 1.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2.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公转的特点及地理意义。2.应用相关资料,知道昼夜长短变化、四季、五带的划分及特点。核心素养目标:1.区域认知:知道地球运动公转方向,周期,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2.综合思维:知道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并能解释所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四季、五带的划分的问题。3.地理实践力: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实例,21世纪教育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4.人地协调观:通过地球公转的学习,能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环境观、科学价值观。 学情分析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及五带的形成等。学生对这些内容都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由于年龄的特征导致学生缺少应有的空间观念,导致学生理解这一部分知识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是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动手的欲望,也为本课的学习提供有力助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有的知识基础,因而对于本部分内容的处理,一是要有意识地对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简化处理,回避了一些难懂的概念。二是教师要尽量运用直观的教具演 示、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活动,如模拟演示地球公转等,引导学生通过 动手参与实验,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体验,归纳总结地球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地球公传的特点和意义。 难点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材料准备 教材、教材解析、教辅资料、互联网材料、地图、文字材料、视频、多媒体、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考评价体系等。21世纪教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光阴的故事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21世纪教育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学生聆听歌曲,理解歌词,表达自己的观点,带着四节变化进入课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地球公转的学习中来。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北京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的升降 你知道吗?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降国旗的时间是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