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1053572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135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初中
,
语文
,
九年级
,
上册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
教学设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这篇课文主要指导学生自读课本,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公正的反侵略立场;通过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领会本文的反语作用,体味讽刺是艺术效果,认识侵略者的本质。为使课堂充满活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穿插一些语文活动,听说并重,手脑并用,有个性张扬,谱写教与学的和谐乐章。 【教材说明】 课文的难度不大,文字通俗易懂。全文主要有两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关于作者对圆明园的赞美及它的艺术价值和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它的篇幅占一大半,比较而言,作者的表现方法及的描述方式是难点,而后一个内容主要是在反语手法的运用,相对而言,则好理解与掌握。 【学情分析】 学生对八国联军对我国圆明园的破坏是较熟悉的,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及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却不甚清楚,对雨果其人也不熟悉。课外阅读工作也做得不太细致认真。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整体把握文意,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2.注重朗读训练,品味或热情赞美或冷静嘲讽的语言。 3.领悟作者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情感,并树立保卫人类文明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整体把握文意,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2.注重朗读训练,品味或热情赞美或冷静嘲讽的语言。 3.领悟作者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情感,并树立保卫人类文明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近期新闻导入: 有这样轰动一时的新闻。被称为“圆明园海外兽首拍卖事件”,专家们纷纷表示:圆明园兽首铜像是历史上中国文物流失的见证,另一方面,民间人士也都认为拍卖战争劫掠的文物,于情于理都不能接受。在讨论的背后,我们需要回溯历史,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我们的圆明园,他们把圆明园凡能搬动的珠宝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万园之园烧成一堆残垣断壁。遗憾的是历史并没有给们留下多少可以见证的文字,在这时,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那是伟大作家雨果的声音,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介绍作者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他是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作品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师:雨果有一句诗,大家一起来念一下。(出示诗句) 生(齐读):老天哪!整个中国在地上跌得粉碎!— —雨果 师:雨果说的是什么事件啊? 展示曾经的圆明园和现在的残垣断壁的对比。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大屏幕展示曾经美丽的圆明园和现在的残垣断壁 (配乐) 1.师问:通过刚才两组图片的鲜明的对比,作为一个中国人,此刻你心中有着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回答:圆明园的美,和对侵略者的恨 2.用雨果的情感为线索,我们很容易将文章分为几部分?学生回答 明确: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 (点击大屏幕)大屏幕展示圆形的一部分。 四、合作探究、重点研读 第一部分:赞!圆明园之美 同学们在朗读时对于情感的表达还是不太好。但是我相信,一会我们深入理解了课文以后,我们再来读,你们一定会读得更好。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文章的赞美圆明园的语段部分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提问 思考:雨果是怎么样评价圆明园的? 1.总体评价的语言是? 2.对圆明园评价的词语还有? 3.对圆明园盛赞的句子中,哪些打动你,请找出并深情朗读品味。 学生思考、明确: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9-21)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练习题(含答案)(2025-09-20)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诗歌期末复习(含解析)(2025-09-21)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理解练习(含解析)(2025-09-21)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练习题(含答案)(2025-09-2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