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60905

2.1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05-1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849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哲学,必修,统编,政治,世界
  • cover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2.1世界的物质性 一、教材分析 1、第一目“自然界的物质性”,阐明了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 组成部分以及物质的哲学含义; 2、第二目“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3、二者的内在联系是: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阐述, 让学生明白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树立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 认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的原理,正确理解和坚定马克思主义 无神论立场。 2.科学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面对具体情境问题,能够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观 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现象,正确理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3.公共参与: 坚持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展现公共参与的理性分析与行动能力。 三、学情分析 1、从现有的知识水平看,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历史和自然科学 知识,如进化论、细胞学说和能量守恒定律,也对人体的大脑结构有了 一定的认知,本框题任务就是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概括和 总结。 2、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到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干它的物质性; 3、但由于本节课的容量偏大,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学习中难 免会有学生在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达不到课标的要求,因此教师 要采用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 热情。 四、教学重点 物质概念;意识的本质; 五、教学难点 1、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 六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分享法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宇宙的形成》,思考:为什么说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第一标题 自然界的物质性 探究与分享: 1.为什么说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学生活动: 积极讨论探究分析,举手发言,集思广益。 教师活动: 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并总结正确知识点,及时板书。 探究与分享: 1.为什么说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因为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 世界中的一部分。 探究与分享: (分二组讨论下面二个方面问题) 2. 物质的含义及唯一特性分别是什么 (1)物质的含义: (2)物质的唯一特性: 学生活动: 积极讨论探究分析,举手发言,集思广益。 教师活动: 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并总结正确知识点,及时板书。 探究与分享:(分二组讨论下面二个方面问题) 2. 物质的含义及唯一特性分别是什么 (1)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 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知识拓展】理解物质的概念 (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指物质 具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 感受到或者是否承认它的存在, 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 “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是指物质 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反映、 所认识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 人的意识,并能 为人的意识所反 映的客观实在 ) 【知识拓展】区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 比较 物质 物质的具体形态 区别 范畴 物质是共性范畴,属 于矛盾的普遍性。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个性范畴,属于矛盾的特 殊性。 特点 物质是永恒的,是不 生不灭的。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暂时的,是有生有灭的。 联系 哲学上的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物质的具体 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第二标题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观看视频《人类的形成》,思考:为什么说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客观的 探究与分享: 1.为什么说人类社会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