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减法的含义及减号,能联系数的分解口算被减数在5以内的减法,并能正确口算。 2.通过说明列减法算式的理由和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 点 认识减法的含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难 点 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有好动、好奇、好玩的特点。容易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他们喜欢通过操作学具来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获得对减法含义的理解,但是由于学生背景、知识经验不同,他们对减法的理解以及计算能力就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已经能够快速计算5以内的减法,也有的个别学生计算能力较差。 核心素养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第八单元 第2课时 5以内数的减法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引“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提升文化素养。】 1.分一分。 2.找规律。 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5以内数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习“方法” 学习任务一:认识减法,理解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使学生感受操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1.出示例2. (1)提问: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信息? (2)认识减法。 也就是从5里面去掉2,还剩3。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些数可以用减法表示。 板书:5-2=3 带领认识减号,领读算式:从左往右5减2等于3。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5以内的减法。 (3)感受减法含义。 提问:在这个减法算式中5和2表示什么?3呢? 追问:为什么用减法,用5-2的减法算式算出了什么的数量? 师强调用5来减是因为从5个人里面走了2个,5要写在减号的前面。 请生单独完整地说一说“5-2=3”整个算式的含义,重点让学生体会减法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 请生同桌互相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2.理解算法。 回想一下,我们学习加法时计算2+3=5,联想的是2和3合成5,我们如何计算5-2呢?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因为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减2等于3。 再请生说一说算法。 3.巩固减法含义和算法(教学“试一试”) 过渡:小朋友不仅爱劳动,也很喜欢玩。 提问:看图中几个小朋友来玩荡板?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小结并追问: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玩荡板,走了一个,可以写出什么算式? 让生独立想一想、填一填再和同桌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学生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说减法的含义(有小朋友离开了所以用减法),再引导学生说说算法。 易错警示:减法算式要把需要减的数放在减号的前面。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1.计算。(P47.1) 2. 先画线,再填得数。(P47.2) 3.想一想,填一填.(P47.3) 4.说一说,填一填。(P47.4) 5.花儿下面藏着几? 6. 算一算。 四、总结评价--促“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会的? 2.总结: 3.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作业设计】 1. 补充《学案》,做好相应笔记。 2. 完成《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无论是怎样的想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加以肯定和鼓励。这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加深了学生对减法的认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