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时 教 案 A 课题 第一 单元 第 1 课 小熊购物 第1、2节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小熊购物,指引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两步式题的计算。(课时一) 2.联系接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次序和合理性,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课时一) 3.结合解决小熊购物,指引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课时二) 4.探索先乘后减的运算次序和合理性,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加深对混合运算数量关系的理解。(课时二) 5.学习画图,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课时二) 设计 流程 设置情境 →获取信息 → 提出问题 → 解决问题 → 巩固运用→总结深化理解 重点 指引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难点 理解算式意义,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应用 3×4+6 6+3×4 3×4=12(元) =12+6 =6+12 12+6=18(元) =18(元) =18(元) 既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课 时 教 案 B 教 师 主 导 与 学 生 主 体 活 动 设 计 二次备课 一、课前导入 1. 课前训练。 2×3×8= 4×6÷8= 58+26-17= 25+37+19= 20+47+21= 2. 创设情境。 老师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在动物学校的旁边开了一家超市,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去那儿购物。今天,小熊哥俩正在商店里购物呢!你想看看吗?(教师出示情境) 二、 探究新课 1.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在图,教师板书课题:小熊购物 【设计意图:从生活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境和事物导入,使学生对数学有更多的亲切感。】 问:食品柜台里面都找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2.根据你得到的数学信息,想想你要买什么?花了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 3.小熊胖胖也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是他不知该付多少钱,同学们你们愿意帮他吗? 问题:小熊买了一个1个蛋糕和4个面包,应付多少钱?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胖胖?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做。 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可能会出现画图、画表格、列算式等方式。 小组交流: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把自己的方法展示给同学们看,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全班汇报不同的算法,重点要说清解题思路。讨论列算式的解决方法。 请你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字都代表的意义,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观察这几种算法的相同之处。 结合情境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明确每一步求的是什么,用什么来进行计算,并且把第一步用横线标出。) 小结:第一种方法是两个算式,我们把它叫做分步运算,把这两个算式和在一起,就出现了后面2个算式,我们把他们叫做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在用画图和分布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同一个问题有不同解法。结合情景和几何直观图,理解乘加混合运算每一步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学习用几何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这种策略。】 大家帮胖胖解决了问题,可别忘了我们的小熊壮壮,他也像胖胖一样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猜猜它买了什么? 结合情境与我们的思考过程,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那如果有减法有乘法呢? 小结: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混合运算,无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三、练一练 多媒体出示,智慧岛闯关游戏。 四、总结 1.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及感想。 2.想一想:(拓展单) 请你用5×4 + 7这个算式编一道应用题并画图表示。 第二 课 时 一、导入 1. 课前训练: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15+10-8= 6 + 3×2= 2.有乘法和加法先算( ),再算( )。 二、学习探究 问题:壮壮有2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