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玩偶之家 课题 玩偶之家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玩偶之家》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的一篇文章,是一部戏剧的第三幕。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从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婚姻问题,以及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阅读这篇文章时,要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感受外国戏剧的语言艺术魅力,体会其中表现出的妇女解放、个性解放、社会解放的鲜明立场。 学 情 分 析 学生升入高中后有一定阅读理解能力,并且在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学习过一些经典的戏剧作品,初步掌握了阅读戏剧的方法,但对于戏剧理论储备仍显不够,学前较少通读整部戏剧作品,对于前情和本剧创作背景的把握多有不足。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清课文大意,划分具体层次。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易卜生个人生平及其代表作品,以及《玩偶之家》的创作背景和剧情发展。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选文的戏剧冲突,理解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体会对话在推动情节、塑造形象、揭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尝试探讨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核心问题,警惕沦为玩偶般的人,同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理性思考追求个性与自由的命题。 重点 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与性格特征,理解娜拉出走的原因。 难点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理性思考追求个性与自由的命题。 教学准备 教具:一体机、课件 学具:笔、本(课本、练习册、作业本)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情境创设】学校计划筹办一次校园戏剧文化节,选中了《玩偶之家》作为表演节目之一,现在正在招募角色的关键阶段。 我是《玩偶之家》的选角导演,各位小小演员们,今天召集大家前来是为了在试镜前开展一次剧本研讨会,遴选出最合适的演员给出我们剧组的试镜邀请,让我们一起仔细研读剧本、演绎排练,共同走进这部戏剧,发掘出自己身上潜在的表演能力吧! 采用情境进行导入,并将此情境贯穿全文,契合戏剧体裁的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介绍作者、背景,并回顾相关文体常识 戏剧最基础的就是文本,而创作戏剧文本的人称为剧作家。在正式围读剧本之前,小小演员们,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剧作家的创作生平和戏剧的相关理论~ 1.剧作家介绍: 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19世纪后半期挪威著名的现实主义戏剧家。 按其思想发展历程,可将其创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19世纪50、60年代:主要写富于爱国激情和个人“精神反叛”思想的浪漫历史剧,如《卡提利那》(1850)、诗剧《布兰德》(1866)等。 2)19世纪70、80年代:主要写批判社会丑恶和宣扬个性解放的“社会问题剧”,如《玩偶之家》(1879)、《群鬼》(1881)、《人民公敌》(1882)。 “社会问题剧”:这是易卜生创造的一种戏剧类型,强调在舞台上呈现当代人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古代王公贵族或骑士游侠的传奇故事,在戏剧中直接讨论当代社会的重要问题。 3)19世纪80年代后:主要写带有神秘、象征色彩的剧,走向内心世界的探索。如《海上夫人》(1888)、《当我们死而复醒时》(1899)。 背景介绍:挪威妇女解放运动 创作于1879年的《玩偶之家》是一部“社会问题剧”,那么它反应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呢? 背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长期处于男权社会的挪威, 妇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的1879年, 正是挪威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 作家先后结识了两位女权运动活动家———卡米拉·科莱特和奥斯塔·汉斯泰。前者激发了他写 《玩偶之家》这个剧本的热情。挪威强大的女权运动, 给易卜生以巨大的鼓舞,更促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