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田深处有歌声 ———《插秧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以诗歌的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为线索,通过叙述者视角的转换,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重构诗歌内容,掌握诗歌鉴赏的新方法。 与《芣苢》进行比对式阅读,强化借助细节研读深度理解诗歌意义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诗歌韵律、画面、情感的全面解读,丰富阅读体验。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式阅读,理解诗歌的精神内涵。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情境引入,播放李子柒视频《水稻的一生》,同学们是否了解传统种植水稻的过程? 说起培育水稻,咱们绝大部分的同学应该都没见过完整的过程。其实,种植水稻包括了育苗、抛秧、插秧、施肥杀虫、放补水、收获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讲究精准精确,同时要付诸极大地耐心。尽管今天的农业技术已经非常发达,省去了许多人工种植的环节,但在遥远的古代农业社会,想有好的收成,无疑既要靠人力,也要看天时。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有关田间劳作,种植水稻的诗作———《插秧歌》。 明确目标 语言目标:诵读这首诗,把握它们的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 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并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 重点学习:全面理解诗歌内容 “插秧之声”———正音断句,读其韵律 插秧歌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móu)/蓑(suō)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jiǎ)。唤渠朝(zhāo)餐/歇半霎(shà),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shì)未匝(zā),照管鹅儿/与雏鸭。 教师范读。PPT 展示朗读节奏,重点字音标注。 诗题既然取名《插秧歌》,首先,就必然有其音韵之美。我们逐句细读,便可发现: ①重复用词,叠相呼应。“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一联两句,各出现两个 “田”两个“儿”,相映成趣。 ②一韵到底,富有韵律。整首诗,除首句“田夫抛秧田妇接”不押韵,其余 7 句皆押韵,音律和谐。 ③入声用韵,音画和谐。《插秧歌》中的韵字有“接”“插”“甲”“胛”“霎”“答” “匝”“鸭”,这些字全部属于入声韵。入声字在我们的粤语中仍有保留,它的特点是“短促发音,一发就收”,给人短促而急切的感觉。那么为何杨万里如此钟情入声字?这就要从杨万里“诚斋体”诗歌的画面感说起了。 ④通俗晓畅,节奏轻快。整首诗歌,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描绘劳作的场景,自然轻快,朴实畅达。从“插秧之声”的诗歌音律来看,全诗写的新、奇、快、恬,以诗歌韵律调动了劳动场面。 诚斋体是什么?你会联想到杨万里的哪些诗作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作为南宋“诚斋体”的创始人,别转一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 “插秧之画”———概括内容,凸显画面 《插秧歌》的画面构造有何玄妙之处?首先源自于他摄影师般的慧眼和构图! 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农忙插秧图)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雨中插秧图)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呼唤早饭图)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农夫应答图) 明确: ①远景与近景交替运用 杨万里具有摄影师般的慧眼,更是个运用镜头的高手———他开篇就用一个远景镜头,表现了插秧的繁忙。这个镜头描绘了一幅全家齐上阵的农忙插秧图: 小儿拔出秧苗,田夫将秧苗抛给田妇,田妇很熟练地接住,再由大儿插进田地。为何是远景镜头呢 “抛”“接”“拔” “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