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做“热气球”教学设计 【跨学科概念】 物质与能量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3-4年级 观察并描述空气受热上升的现象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五课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空气具有质量、能占据空间,还可以被压缩。本课从热气球的升降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并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热气球的升降现象。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热气球以及热气球加热上升的图片,思考热气球上升的原因并做出初步的解释。 探索板块,主要通过指导学生制作和放飞“热气球”,让学生对“热空气会上升”的现象形成感性认识,并通过研讨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地进行解释。本课实验现象所指向的物理概念是: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导致热空气上升。学生只需要通过简单的热气球模拟实验方法,对空气的这种物理性质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知,知道热空气会上升可以了,不需要对相关的物理原理进行深入学习。 拓展板块,通过出示“孔明灯”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解释其飞行的原理,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和应用,以及知道燃放孔明灯的危害。 【学情分析】 热气球是生活中比较有趣的一个物件,三年级的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甚至有一些学生有过亲身体验的经历,对热气球具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了解“热气球是需要靠热才能进行升空”的这一前概念,但是对“热气球受热后是怎样飞起来的?”这一问题不能做出具体的解释,这正是本节课的着眼点。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了解空气受热后会上升从而带动了热气球升空。 科学思维 1.在放飞“热气球”的活动中,能针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2.能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对热气球上升和下降的现象进行解释,并能学以致用,对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进行推理和分析。 探究实践 通过制作和放飞“热气球”,用感官观察“热气球”的变化,能描述热气球升空的原理并能初步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态度责任 通过放飞“热气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与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合作。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让“热气球”升空并在此过程中了解“热空气”的上升现象。 难点:用概括性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热气球”升空及降落的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蜡烛,点火器,塑料袋,纸筒,回形针,评价单,教学课件及视频。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1.创设情境: 出示热气球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 想一想:热气球是怎么升空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预设:火、热空气) 2.引出主题: 今天我们来模拟做个热气球,让我们的热气球也能上升,并在这个过程中找找上升的原因。(板贴课题:我们来做“热气球”)。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出本节课研究的主题———热气球,通过提问引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热气球怎样上升的,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使本堂课研究的中心从热气球本身聚焦到热气球里面的空气) 二、探索1:模拟“热气球”升空的活动(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每个小组塑料袋1个,蜡烛,点火枪,纸筒] 1.出示材料:蜡烛、纸筒、塑料袋 ①出示蜡烛 提问:刚有同学提到火,也有说火把空气加热了,这里现在有一个蜡烛,把它点燃后,可以充当热气球中的火,那火上面会有很多热空气吗? 出示打火枪,演示用打火枪点燃蜡烛,同时简单介绍点火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点燃蜡烛,手放在火的上面,感受热空气。 提问:你们觉得我有感受到热空气吗? 学生亲自感受体验蜡烛点燃后有热空气。 ②出示塑料袋 提问1:我这里还有个塑料袋,它相当于什么? 提问2:如果我把蜡烛上方的这些热空气用这只塑料袋收集起来,那它就变成了“热气球”,你们推测一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