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本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在学生掌握面概念并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本课知识也为接下来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等知识奠定基础。 本单元内容主要在于完善面积单位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测量土地面积的常用单位,并且这两个面积单位比较大,学生又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课标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设置到了第二学段。因此,教材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应面积单位的表象,为学生解决生活中关于土地面积的实际问题提供支持。 2.学情分析: 通过长度单位和常用面积单位的学习,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含义和面积单位进率的规律”已经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学生而言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很特殊。不仅“大”而且离学生“远”,这也正是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这两个单位在生活中不常用,学生缺乏与其相关的生活经验;它们都是大单位,无法用感官直观的触摸感知,超出目视范围,学生难以建立表象。在教学中,根据他们年龄特征,让学生以小组进行探索、交流,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认识公顷、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 (3)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认识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有多大的实际认识,以及掌握土地面积单位的进率和简单换算。 教学实录 环节一:利用数感学习公顷 1.激活经验,发展数感 师: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了平方米,谁还记得1平方米有多大? 生: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米。 生:半扇门面这么大,黑板面的1/4左右,一体机的显示屏这么大。 师:那1平方米可以做哪些事情? 生:做一个图书角。 生:放一张小方桌。 生:大约可以站10个小朋友。 师:那10平方米有多大?10平方米又可以做哪些事情? 生:10平方米相当于5个门面这么大。 生:大约可以站100个小朋友。 生:我的房间那么大。 师:那100平方米有多大? 生:大约两个我们的教室这么大,差不多可以让100个小朋友听课。 生: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 师:我们平时哪个地方你感觉像100平方米? 生:我家的面积像100平方米。 师:1000平方米又该有多大呢? 生:大约一个小型游泳池的占地面积。 师:10000平方米呢?相当于几个我们的教室这么大? 生:相当于200个我们的教室这么大。 生:相当于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 2.揭示课题,认识公顷 师:今天,我们认识一个新的面积单位,把10000平方米这样大的面积叫作1公顷。 3.巩固练习,建模公顷 师:同学们,大家在这之前,有没有听到过公顷这个面积单位?一般在什么地方会看到? 生: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1公顷多一点。(大部分同学听说过) 师:你的了解很准确,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1.3公顷。 生:在一些大型建筑的面积里会看到。 生:在表示小区的面积时会看到。 师:看看书本上是怎么来定义这1公顷的。找一找我们身边的1公顷,并说说你是怎么找的? 生:两个操场的面积大约1公顷,我是根据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大小来找的。 生:像这么大的250块黑板的面积为1公顷,因为10000÷4=250(块)。 师:估一估,我们学校对面的“帝壹城”的占地面积大约几公顷?并说说你是怎么估的? 生:4到5公顷,我是拿它跟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比的。 师:(小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