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77348

统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12古代诗歌三首 浪淘沙(其一)教案

日期:2025-02-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69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古代诗歌
  • cover
浪淘沙(其一) 一 、教学内容 《浪淘沙》其一是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写的一首描写黄河的古诗,全诗很有画面感,生动地描绘了黄河波浪滔天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诗人逆流而上、追求美好的豪迈气概。 二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并组词。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关键词,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表达 的思想感情。三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江南春》。 2.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 景色。 四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按要求预习新课。(学生) 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师 :同学们,观察上面的图片,说一说屏幕上的是哪个风景名胜 区。生:庐山瀑布,杭州西湖。 师 :同学们真聪明!那你们说一说描写这些风景名胜的古诗吗? 生 :《望庐山瀑布》《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 :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我们中华 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古诗———《浪淘沙》 (其一)(板书课题) 《浪淘沙》是唐代曲名,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 是其中的一首。 二、了解作者刘禹锡。 刘禹锡, (772———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 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晚年, 他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主要作品有《望洞庭》《竹枝词》《乌 衣巷》等。 三、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说说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 (1)读准多音字及生字:曲( qū) , 簸(bǒ) 。 (2)老师范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3)学生自己尝试读准节奏。 生:这是一首描写黄河的诗。 1. 精读古诗,理解诗意,悟出诗情。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师 :“九 ”在古代被认为是最大的数字,泛指多次或多数。“九 曲 ”在诗中指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万里 ”写出了黄河的泥沙之多;“ 自天涯 ”写出了黄河的绵长。 “ 曲 ”是一个多音字。一声“ 曲 ”,意思:弯、弯曲,跟“直 ”相 对;三生“ 曲 ”,意思:歌曲、歌的乐调。可组词为“歌曲 ”“ 曲 子 ”“乐曲 ”等。这首诗中的“ 曲 ”应该读一声,诗中指黄河弯弯 曲曲的样子。“簸 ”也有两种读音,分别是四声和三声。四声“簸 ”,是倒垃圾用的卫生工具,可组词为“簸箕 ”;三声 “簸 ”,可组词为“颠簸 ”,在这首诗中应该读三声。 师:朗读诗歌,用心感受,你们的眼前浮现出了一个怎么样的画 面? 生:黄河气势雄伟、磅礴的画面。 师 :同学们,你们仿佛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 生:大浪滔天、波涛汹涌、震耳欲聋…… 师:第一,第二句的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夹带着大量的泥沙,风浪 汹涌,湍急的水流好像来自天边。 师:诗人看到眼前气势雄伟的黄河,他想到了什么呢?在诗歌中画 出关键词语。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生:关键词有“银河 ”“牵牛织女 ” 师:后两句的诗意 : 如今我想沿着黄河滚滚的波涛,直上银河,和传说中的古人一 起去牛郎织女之家。 诗人刘禹锡站在黄河边,看到黄河壮丽的景象,联想到银河和传说 中的牛郎织女,从而体现了黄河之水好像从天而来的雄伟气势 《牛郎织女》 天河的东边住着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她年年在织布机上劳作,织出锦绣天衣, 自己都没有空闲打扮容貌。天帝可怜她独自生 活,准许她嫁给天河西边的牛郎,织女出嫁后荒废了纺织的工作。 天帝大怒,责令她回到天河东边,只许他们一年相会一次。每年入 秋的第七天,他们总会看见喜鹊的头顶突然秃去。相传这天牛郎和 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使喜鹊做桥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