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92666

初中语文备考-游记习作导引

日期:2024-12-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9次 大小:32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初中,语文,备考,游记,习作,导引
  • cover
初中语文备考-游记习作导引 游记,是一种常见的记叙性文体。但是,写作游记又与写作一般的记叙文、散文有所不同,必须写出游记的独有内容、独有特色,才能彰显游记的独特价值和鲜活灵性。 如何才能写出游记的个性,突出游记的特色呢?关键在于“三有”: 一、有一个独特的“写作目的”。 写游记,首先要有一个具体、清晰而又独特的中心,如此方能写出特色,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比如,我们对长江虽不陌生,但对长江的源头就未必了解了。所以《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这一标题中,“长江源头”一词就直接体现了本篇游记的价值所在:展现人迹罕至的长江源头的壮美景色。 我们往往都喜欢在晴朗的日子登泰山,可雨中的泰山又是什么样子呢?李健吾便写了《雨中登泰山》一文,“雨中”一词体现出本文的特殊魅力:展现雨中泰山的独特景致。假如所写的游记既不能展现此景点独有的东西,又不能表达自己的独到感受,仅仅是呈现一种淡淡的观感,这样的游记难以吸引读者。 二、有一条清晰的“游览路线”。 游记,就是记游,一定要交代清楚所到达的各个地点,让读者通过阅读能清晰地看到作者的游览路线,甚至脑海里能绘制出一幅可以“按图索景”的示意图。 比如课文《登勃朗峰》,马克·吐温用简洁的语言直接交代了自己的游踪:“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取道黑首,抵达高地”———抵达阿冉提村前约莫半小时”———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从马蒂尼到阿冉提”———到达沙蒙尼旅馆”。作者对自己从上山到下山的所到之处全部进行了详细交代,使读者一目了然,如临其境。 但是,写作游记并不是必须事无巨细,逢点必说。有时,为了突出中心,也可以仅仅交代主要的时间、地点,如起点、终点、观察点,介绍大致行程,把重点放在描写所见所感上。 如《壶口瀑布》,作者写了两次游览壶口瀑布的情况:“第一次是雨季……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第二次,“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我一直走到河心……”。起点何处?路过哪里?作者一律省略。开篇总说去了两次之后,就直接到近处选点观景,浓墨重彩,摹景状物,展现壶口瀑布的壮美景观,可谓繁简得当,重点突出。 三、有一幅多变的“奇景幻象”。 游记的写作重点是写“所见”,即展现景观独特而又丰富深刻的自然性、人文性、传奇性,展示其迷人的神韵与魅力。 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三点:抓特点“选”景,变角度“状”景,幻情境“美”景。 比如《壶口瀑布》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这里,作者抓住此处河道由宽变窄的特点,由远及近,从视觉上写壶口瀑布“排排涌来”“跌落飞旋”,从听觉上写壶口瀑布“前呼后拥”“撞石成雪”,有眼见实景,有所听传说,虚实结合,多角度、多层面地写出了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色和传奇色彩。这样的游记,怎能不让人拍案叫绝呢? 佳作引路 01. 游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诗仙李白曾以这样饱蘸激情的笔墨挥写着天门山的奇景。时值金秋,我远足来到了东梁山…… 近了,近了!我感受到了一股清新的江风,夹着几分水的气息,带着几缕山的温馨。于是,飞快地奔去……我从未如此兴奋,内心浪潮翻滚。正值中午时分,天高云淡,阳光和煦,长江如一幅流动的画,又似一条蜿蜒的龙,闪着粼粼的波光,和着哗哗的奏鸣,曲折北流。 傍江而峙的便是东、西梁山。两山遥应,互为倚托,互相映衬,却各具风采,自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