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95281

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解析版)

日期:2025-04-2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14111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五,教版,解析,测试,单元,一册
  • cover
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津滨海斯区填海造陆区域主要建群植被逐渐由初始的浅根系草本植被碱蓬向较深根系草本植被芦苇和深根系灌木植被柽柳方向演替。调查发现,该区域某缓坡的坡底、坡腰、坡顶分别出现了演替不同阶段的建群植被,缓坡区域的植被演替要明显快于地形平坦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坡底、坡腰、坡顶分布的植被依次为( ) A.碱蓬、芦苇、柽柳 B.碱蓬、柽柳、芦苇 C.芦苇、柽柳、碱蓬 D.柽柳、芦苇、碱蓬 2.该地缓坡区域的植被演替速度较地形平坦区域快的主要原因是( ) A.缓坡导致了水分和热量的差异 B.缓坡促进了水分和盐度的迁移 C.平坦地区土地盐碱化更加严重 D.平坦地区的旱涝灾害更加严重 森林枯落物层由林木及林下植被凋落的植物残体累积形成,对水循环影响显著。下表为某地同一树龄不同密度的四块人工林地枯落物的持水能力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块 甲 乙 丙 丁 植株密度(棵/hm2) 900 1340 1520 1660 持水能力(t/hm2) 33.03 51.88 41.44 48.89 3.一般情况下,若森林枯落物增加则( ) A.区域降雨量减小 B.地表径流量增大 C.雨水下渗量增大 D.土壤蒸发量增大 4.丙地块森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比乙地块小,原因可能是丙地块( ) A.土质更疏松 B.降水强度小 C.植树时间短 D.地形坡度陡 黄河源区气候干旱,多年冻土层广布,植被多为高寒草甸。近年来,该区冻土地温不断升高,对高寒草甸植被生长有较大影响。下图示意黄河源区某冻土区植被覆盖率分布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冻土区植被覆盖率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壤层的厚度 B.多年平均降水量 C.地表的坡度 D.多年冻土埋深 6.近年来,黄河源区地温升高最可能导致( ) A.土壤含水量增多 B.旱生植被增多 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湿生植被增多 生物避难所通常是指在气候变得恶劣的情况下动植物能够存活的区域。生物避难所能在冰期保护原有及迁入物种免遭劫难,受保护的物种在冰期后以此为起点,借风力、流水、动物等媒介扩散并演化出亚种和新物种。末次冰盛期长白山和朝鲜半岛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最重要的两个避难所。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末次冰盛期避难所分布及扩散路线。完成下面小题。 7.末次冰盛期,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在图示三大半岛扩散的有利条件有( ) ①三大半岛降水量丰富 ②各半岛风向一致 ③半岛之间距离较近 ④半岛地形起伏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与冰盛期相比,冰盛期后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树种扩散范围显著缩小 B.树种多样性显著提高 C.树木年轮变得更密 D.树种演化变得更简单 下图为部分陆地沿某方向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与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甲植被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温带草原 10.形成图中自然植被差异的基础是( ) A.地形 B.水分 C.土壤 D.热量 下图为一地理兴趣小组在我国不同地区收集到的典型植被叶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三种植被类型的典型地带性分布区所在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12.下列地区中冷杉分布较广泛的是( ) A.大兴安岭 B.青藏高原 C.东南丘陵 D.华北平原 连作是指在同一块地里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或同一科作物)。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我国采用日光温室栽培蔬菜面积每年以50%左右的速度增加,已成为世界温室园艺面积最大的国家。但由于耕地面积有限,蔬菜需求量大幅增加,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年产量,在日光温室栽培蔬菜常常种类单一,且多年连作。下表为我国某地日光温室内韭菜连作不同年限时农作物和土壤变化统计表。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连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