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勇敢的鄂伦春 教科书 书 名:湘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出卷网-:湖南文艺-出卷网- 教学目标 1. 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有感情演唱《勇敢的鄂伦春》。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编创简单舞蹈动作的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创作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3.学习i(do),能够模唱宫调式音阶并边唱边做手势。 4.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爱护森林、保护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2、能为歌曲进行打击乐器伴奏,并为歌曲编创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 认识i(do),唱准宫调式音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要带大家到我国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看一看,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居住着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是我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 这节课就让我们到鄂伦春族去做客吧!快看,几个鄂伦春的小朋友来接我们了,他们要唱一首鄂伦春民歌来接我们呢,一起听听吧。(播放鄂伦春合唱团表演的鄂伦春语版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鄂伦春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鄂伦春族有个初步的了解,一开始就融入歌曲情境中,看鄂伦春合唱团的表演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了解鄂伦春,开阔视野。】 二、反复聆听歌曲,体验熟悉音乐,为歌曲加衬词及打击乐伴奏。 1、 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欢快,活泼) 2、师:他们演唱的语言有点听不懂,因为这是他们用自己的语———鄂伦春语演唱的一首《勇敢的鄂伦春》(课件出示课题),我们要到他们那做客,是不是也要学学鄂伦春语呀。咱们学一句,仔细听我说:“xi na ye”(课件出示xi na ye) 师:“xi na ye”是鄂伦春小朋友表达高兴快乐心情时的呼喊声。 师:老师要把“xi na ye”这种快乐心情加入鄂伦春小朋友的歌声中,仔细听老师加哪了。 播放鄂伦春语版歌曲,师在每乐句最后一小节加入xi na ye 学生加入演唱。(播放带中文版的) 【设计意图:学习鄂伦春语,让学生更有融入感,感受民族文化。】 3、师:很好。你们听到鄂伦春小朋友用普通话演唱这首歌曲了吗?他们会说普通话,我们也学会了鄂伦春语“xi na ye”,我们就可以做好朋友了。鄂伦春小朋友招呼我们赶紧跟他们回家呢。可我们要怎么去呢?下面听音乐从音乐声找一下鄂伦春人的交通工具。(播放带双响筒声音的伴奏) (1)师:鄂伦春人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马。(出示课件 马) 从音乐中听到什么声音了? 师:你们的小耳朵很灵。听到了双响筒演奏的马蹄声。听我用双响筒演奏马蹄的节奏。(课件出示节奏)你们试一试。 用双响筒演奏 X X|X X (2)师:小马拉着我们走的时候还发出了这种声音(师介绍串铃)。这是什么声音?马脖子上的马铃声。 用串铃演奏 X O| X O (3)跟音乐合作演奏,双响筒节奏、串铃节奏和衬词鄂伦春语。 【设计意图:衬词及乐器伴奏的加入,是为了让学生在反复聆听熟悉音乐,体验音乐内涵的同时,丰富歌曲的创编体验,建立合伙意识,调动激发学生多种感官来感受表现音乐,不仅启发学生动脑、动口,还要动手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同时,通过演奏打击乐器,让他们发现、探究、掌握了简单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使学生感受到了节奏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创作所带来的欢乐情绪,情境的创设,让孩子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的表现音乐、创作音乐。】 三、学唱歌曲。 1、师:我们坐小马车来到了鄂伦春小朋友的家,来看一下鄂伦春人的生活吧。(课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习俗) 【设计意图:教师声情并茂的介绍鄂伦春族的风土人情,仿佛将学生引领到了美丽的大森林,让他们对鄂伦春族有了深入的了解,使他们对鄂伦春人护林爱林的举动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