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03740

【新教材】沪教版(全国)化学九上跨学科实践活动2 自制净水器(同步课件+分层练习)

日期:2025-11-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564248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实践,分层,课件,同步,净水器,自制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化学学科 跨学科实践活动2 自制净水器 1.下图是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主要起到吸附作用的是(  ) A.小卵石 B.活性炭 C.石英砂 D.蓬松棉 2.小明自制如图所示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主要是美观 B.活性炭的作用只是吸附色素和异味的物质 C.纱布可以杀菌消毒 D.地表水变成的地下水经历了与净水器相似的过程 3.兴趣小组开展“自制净水器及水质检测”实践活动。 (1)自制净水器:如图,净水流程依标号顺序进行。 吸附剂为活性炭,因其具有 结构。 (2)水质检测:TDS值是水质的-项重要指标,某水样经自制净水器净化后的TDS值如图,净化后的水质纯度为 。 4.某种便携式净水器,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活性炭可除去异味,说明活性炭具有 性。 (2)此种“生命吸管”虽广泛使用,但海上应急却不能使用,原因是 。 5.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的名称是 。 (2)试剂A的名称是 ,它能够吸附水中的 。 (3)某学习小组利用是用空塑料饮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蓬松棉、纱布、活性炭、小卵石、石英砂等材料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 ①根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性,B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 。 ②你认为该净水器 (填“可以”或“不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 6.图1为古今净水工艺的对比,图2为自制简易净水器,请回答问题: (1)图1“漉水囊”可滤出水中浮游生物,此过程对应的操作1的名称是 。 (2)永嘉出土的明末水处理池是最早利用“木炭吸附”的净水工艺,现代净水过程中常用 代替木炭,其在净水中的作用是 。 (3)用图2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 D.能让浑浊的河水变得澄清 1.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自制的简易净水器,污水从上方进入。如现有如下材料:①活性炭②小卵石③石英砂④蓬松棉,材料从上到下放置的最佳次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2.项目式学习小组利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处理黄河水样(如图)。下列对水样处理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 A.能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B.能除去水样中难溶性杂质 C.该过程能将水样转化为软水 D.该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3.学习小组设计了自制净水器,原理如下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英砂能除去部分不溶性杂质 B.活性炭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C.烧杯中的水为纯净物 D.离子交换树脂能降低水的硬度 4.某校同学在学完“水的净化”一节后,自制了三个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并分别向其中添加了如下表所示的物质,做了三个对比实验。 首先取一个大烧杯,装满水,并向其中滴加几滴红墨水,搅拌均匀后,将其分成等体积的三份,再分别倒入三个净水器中,同学们把观察到的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添加物质及质量 实验现象 实验一 1 g活性炭 溶液的红色变浅 实验二 2 g活性炭 溶液的红色消失 实验三 2 g木炭 溶液的红色变浅 (1)通过对上表的比较,你发现的问题是: ① ② (2)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写一点即可)。 5.下图是某同学所画的自制简易净水器示意图。 (1)制作材料:见图标注,则a是 ,b是 。 (2)使用说明:使用一段时间后,有关物质吸附杂质已达饱和。这时清洗后可以继续使用的是纱布、石英砂和 ,需要更换的是膨松棉和 。 6.水是人类生命活动和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对水质检测、水的净化、水的组成进行了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实验检测水质 【查阅资料】水的检测指标包括色度、浑浊度、气味、硬度、肉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