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09985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全一册第19课《冒泡排序齐体验(2)》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29125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义务教育,25张,课件,冒泡排序齐体验(2),19课,一册
  • cover
(课件网)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2024)五年级           第1课时 第五单元 把数据排列有序 五年级下册 第19课 冒泡排序齐体验(2) 1 2 进一步认识冒泡排序算法,能够对一组数据 进行排序过程分析。 能够用程序验证排序算法,观察数据的排序 过程,培养用算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习目标 第19课 冒泡排序齐体验(2) 上一课我们通过“排队”活动,体验了冒泡排序的算法步骤,下面通过对数据进行排序,分析冒泡排序的过程,并利用程序进行验证与实现。  下课啦! 第19课 课堂导入 知识激趣   上一课我们通过“排队”活动,体验了冒泡排序的算法步骤,但对具体的数据排序认识还不够深入。本课通过分析具体的数据排序,继续探究、体验其中的算法规律,并利用程序来进行验证,了解算法的程序实现。  第19课 学习活动 一 冒泡排序的过程分析 二 验证冒泡排序的算法 学习活动 第19课 学习活动 找出最大数 利用冒泡排序算法,把下面的最大数交换到最后(最右侧)。 一、冒泡排序的过程分析 第19课 冒泡排序齐体验(2) 冒泡排序是稳定的原地排序算法,即相同的数据在排序后保持其原有的顺序,编程实现也相对简单。  第19课 冒泡排序齐体验(2) 但是,对于较大数量的数据,冒泡排序会很耗费时间,对于已经部分排序或接近完全排序的数据,效率也不高。  第19课 学习活动 第1步:比较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7>5,交换位置。 一、冒泡排序的过程分析 找出最大数 第19课 学习活动 第2步:比较第二个数和第三个数,7<9,不交换位置。 一、冒泡排序的过程分析 找出最大数 第19课 学习活动 第3步:比较第三个数和第四个数,9>3,交换位置。 一、冒泡排序的过程分析 找出最大数 第19课 学习活动 第4步:比较第四个数和第五个数,9>6,交换位置。 一、冒泡排序的过程分析 找出最大数 第19课 学习活动 第5步:比较第五个数和第六个数,9>8,交换位置。   第一轮比较完成,最大数“冒泡”到了最后,表明最大数已经归位。 一、冒泡排序的过程分析 找出最大数 第19课 学习活动   第一轮:把最大数交换到最后,前面已经完成。 第二轮:返回最左边,在第一个至第五个数中,利用“把最大数交换到最后”的方法,通过比较、交换找到它们中的最大数,把它排到第五的位置。 从小到大排序 一、冒泡排序的过程分析 第19课 学习活动 第三轮:返回最左边,在第一个至第四个数中,通过比较、交换找到它们中的最大数,把它排到第四的位置。 一、冒泡排序的过程分析 从小到大排序 第19课 学习活动   第四轮:返回最左边,在第一个至第三个数中,通过比较、交换找到它们中的最大数,把它排到第三的位置。 一、冒泡排序的过程分析 从小到大排序 第19课 学习活动   第五轮:返回最左边,比较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把较大的数排到第二的位置。 一、冒泡排序的过程分析 从小到大排序 二、验证冒泡排序的算法 第19课 学习活动 运行程序 下面通过观察、运行冒泡排序的程序,体会算法的实现。   第1步:打开配套资源中的“冒泡排序.py”程序。   第2步:观察、运行程序,体验冒泡排序的算法执行过程。 二、验证冒泡排序的算法 第19课 学习活动 分析程序 第3步:大致了解程序与算法的对应关系。   #初始数据 #用外层循环控制排序的轮数 #用内层循环控制每一轮的数据比较 #如果前一个数大于后一个数 #交换这两个数 #移动到下一个数 #输出当前数据的顺序 #进入下一轮比较 #输出排序结果 data=[65,3,25,129,311,93,88,156,72,29,336,858,168,108,27] print('排序前数据:',data) n=len(data) i=0 while i data[j + 1]: data[j], data[j + 1] =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