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第一节 磁 是 什 么 【2022年版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2.知道地磁场。 【重点难点】 重点:磁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磁感线的方向及其分布、地磁场。 难点:磁化时物体的磁极、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和磁感线方向的判定。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形状的磁铁、磁针、一小堆大头针、指南针、磁卡、磁盘、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玻璃板、铁屑、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及图片等。 学生准备:磁铁、铁屑、铁钉、小车、铜、铝条、玻璃板。 【教学设计】 【情境引入】 在加拿大东岸,有一个不毛孤岛叫世百尔岛。岛上,草不生长,鸟不歇脚,没有任何动物和植物,光秃秃的,只有坚硬无比的青石头。奇怪的是每当海轮驶近小岛附近时,船上的指南针便会突然失灵,整只船就像着了魔似地被小岛吸引过去,使船只触礁沉没,好像有死神在操纵。许多航海家“望岛生畏”,叫它“死神岛”。为什么呢 我想大家通过“磁是什么”这节课的学习能找到答案。 【新课教学】 任务一:学习任务———基本概念学习 1.演示实验:磁铁可以做什么。 2.任务要点:探究有关的磁现象,并思考产生这些磁现象的本质原因。 3.实验探究:磁性、磁体、磁极、磁化基本概念,磁体指向性、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等基本规律。 4.结论:磁体可以吸引铁、镍;磁体两极磁性最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引思)磁体间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生)猜想。 (通过科学探究。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及猜想意识。) 任务二:探究任务———探究“磁场”的存在 任务要点:感知磁场及磁场特性。 让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 演示实验:让大头针动起来。 实验器材:大头针、条形磁体 (生)可能采用的方式:用手拨、用嘴吹、用磁体去靠近大头针。 (引思)用手拨———是(看得见的)手使大头针动,且手与大头针接触。 用嘴吹———是(可感知的)空气使大头针动,且空气与大头针接触。 结论:1.要有物质(物体)直接接触大头针并产生作用时,大头针才会动起来。 2.磁体靠近大头针时,能使大头针动,说明磁体与大头针间存在着某种物质。 (师)这种物质叫“磁场”,它由磁体产生。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去感知它,包括感知它的某些特性。 探究:让小磁针排队。 实验器材:磁体、铁屑。 1.让几只小磁针在“条形磁体”周围“排队”。感知磁体周围的磁场具有方向性。 2.让很多的小磁针在条形磁体周围排队。让学生用曲线画出小磁针排队路线。 (师)同学们,你们在无意之中已经找到了一种形象化地描述磁场的方法,你所画的曲线在物理学中叫作“磁感线”。不过,老师要提醒你:磁感线只是假想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利用铁屑在磁体周围空间排队,让学生了解磁场空间性。 (师)补充探究:将透明薄玻璃板置于条形、蹄形磁体之上,在板上均匀撒上铁屑,轻轻敲击玻璃板,直至铁屑形成条纹状。让学生再次整体感知磁场特性。 (通过探究打开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在探究中领悟磁的本质,并寻找到一种描述磁场的方式,化难为易,突破本课重难点。) 任务三:建模任务———建立“磁场”的物理模型(磁感应线) 课题内容:建立“磁感线”这一重要的物理模型。 (实验探究)1.指导学生分析所画磁感线的分布规律。领悟磁感线可形象具体地描述磁场分布特征。 2.指导学生利用同名、异名磁极间磁感线的方向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了解磁感线应从磁体N极出发,回到S极。 (模型探究)磁场模型、磁感线分布、地磁场分布。 (生)利用磁感线分析地磁场的特征,明确“磁感线”模型的价值。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生探究方式多样化,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体会物理模型在物理研究中的价值。) 【课堂小结】 1.在本节课中都有哪些收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