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17463

一 声 音 训练课件(9份打包)-2024-2025学年度-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77909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四年级,科学,教科,学年度,打包
    (课件网) 第4课时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 声 音 01 基础过关 02 能力进阶 03 科学探究 目 录 04 思维拓展 1. 我们要听到声音,需要有接收声音的 及 发出声 音,当 刺激耳朵时,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2. 写出图中人耳各结构的名称。 听觉器官  声源  声音  1 2 3 4 5 6 7 8 9 10 3. 人的耳朵分为 、 和 三部分。一个振动的物 体(发声)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 ,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 朵,引起 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 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 , 接 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4. 保护听力的方法: 、 、 。 外耳  中耳  内耳  振动  鼓膜  信号  大脑  远离噪声  阻断噪声的传播  控制物体 发声(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5. 人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传递声音的物 质、能够接收声音的( C ) A. 声源 B. 振动 C. 听觉系统 6. 下列声音传播的路径中,正确的是( A ) A. 声源→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B. 声源→耳郭→鼓膜→外耳道→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C. 声源→听觉神经→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 D. 声源→耳郭→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 C A 1 2 3 4 5 6 7 8 9 10 7. 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秒,声音在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大约是每秒340米,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与障碍物 的距离应( A ) A. 大于17米 B. 大于34米 C. 小于17米 D. 小于34米 A 1 2 3 4 5 6 7 8 9 10 8. 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里,小明和小强正在进行“剪刀包袱锤迈大 步”的游戏,为了能够听清已经赢了很多局的、距离较远的小强的喊 声,小明会把手掌放在耳朵后面,这主要是为了( A ) A. 增强耳郭的作用 B. 增强鼓膜的作用 C. 增强听小骨的作用 A 1 2 3 4 5 6 7 8 9 10 9. 根据“耳的结构与功能”模拟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结构中的 ,它能将声波转化 为 。 (2) 实验中,我们可以在气球皮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碎纸屑的作用 是 。 鼓膜  振动  把人眼不易观察到的气球皮振动转化为容易观察到的碎纸屑跳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3) 保持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固定不变,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 声音较大,碎纸屑跳动得 (填“明显”或“不明显”)。 明显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如图所示为人耳的结构图,请观察并回答问题。 (1) 在耳的结构中,收集声音的是 (填图中字母,下同),将 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的是 。 (2) 悠扬的琴声是靠琴弦 产生的,琴声是通过 传到 人耳的。 A  E  振动  空气  1 2 3 4 5 6 7 8 9 10 (3) 用气球皮模拟鼓膜振动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细盐是为了 。 (4) 盐粒的跳动和气球皮周围声音的音量之间的关系是 。 把人 眼不易观察到的气球皮振动转化为容易观察到的盐粒跳动  音量越大, 盐粒跳动得越剧烈  1 2 3 4 5 6 7 8 9 10 (5) 为了树立全民爱耳意识,降低耳聋发生率,加强耳病防治,3月3 日被确定为全国爱耳日。保护耳朵的正确做法是 (填字母)。 A. 耵聍(俗称耳屎)堵住耳朵会影响听力,所以要经常掏耳朵 B. 戴着耳机听音乐 C. 轻声交流,不在他人身边大声叫喊 C  1 2 3 4 5 6 7 8 9 10(课件网) 第2课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 声 音 01 基础过关 02 能力进阶 03 科学探究 目 录 04 思维拓展 1. 鼓的声音是由 的振动产生的;二胡的声音是由 的振动 产生的;笛的声音是由 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是以 的形式在物质中传播的,老师上课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