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21076

第4课凤阳花鼓 教学设计(表格式)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574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4课,凤阳,花鼓,教学设计,格式,花城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凤阳花鼓》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 -出卷网-:花城-出卷网-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通过聆听、演唱、合作表演《凤阳花鼓》,感知中华传统民歌的美。 2.艺术表现:能够学习并探索用正确的歌唱方法及音色进行二声部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3.创意实践:能够用凤阳花鼓、三角铁、铃鼓、木琴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4.文化理解:能了解凤阳花鼓,增强民族自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优美的声音展示民歌的韵味。 教学难点: 体验合作,用协和的声音完成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一、感知歌曲 引出主题 1.完整聆听歌曲,跟随老师律动: A乐段律动拍手拍腿: B乐段律动拍手。 提问:刚刚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欢乐的,喜气洋洋的。 2. 请学生聆听歌曲进行声势律动,教师在A乐段演奏凤阳花鼓,提问:老师带来了什么乐器?介绍凤阳花鼓及表演形式。 1.学生一边聆听音乐,一边跟随教师用身体律动模仿低声部节奏型,感知歌曲情绪。 2.学生聆听音乐进行声势律动,认识凤阳花鼓。 1.初听歌曲及律动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 2.通过凤阳花鼓的演奏引出本课主题。 展开阶段 二、学唱歌曲 解决难点 1.请学生模仿花鼓的声音: 后带入旋律演唱伴奏声部: 2.教师加入木琴并演唱A乐段旋律与学生进行二声部合作。 3.教唱旋律声部。先用lv哼唱,后简谱视唱教唱。 4.讲授切分音知识点,带学生感知重音变化,后进行切分音乐句教唱。 5.请学生进行完整歌谱视唱,后加上歌词演唱A乐段。 6.提示学生二声部合唱要点,加入伴奏声部,进行二声部演唱 1.熟悉低声部的节奏及音高。 2.演唱低声部与老师进行二声部的合作。 3.通过哼唱及简谱视唱学唱旋律。 4.切分音乐句学唱。 5.简谱视唱后加入歌词进行完整的演唱。 6.二声部合唱。 1.用凤阳花鼓及木琴层层深入,让学生熟悉低声部节奏及旋律的同时,能够感知二声部。 2.通过哼唱、简谱视唱、难点乐句学唱,让学生熟悉旋律演唱旋律声部。 3.解决好单个声部后进行二声部练习。 拓展阶段 三、乐器探索 韵味体验 1.展示第二部分乐谱,教唱歌曲,提问:得儿是什么意思 总结衬词。 2.用口传心授让学生感受歌曲韵味进行演唱。 3.展示铃鼓、三角铁节奏谱,让学生视奏。 4.请学生完整演绎凤阳花鼓。 1.学唱第二部分歌曲,感受衬词韵味。 2.视奏铃鼓三角铁歌谱,边唱边为B乐段伴奏。 3.整首歌曲完整演唱。 用打击乐器丰富学生二声部体验。 总结升华 四、总结歌曲 布置作业 教师总结:民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了解的过程里热爱民歌、传承民歌,让世界听听我们民族的声音。 感受民歌,热爱民歌,完成作业传递民歌的美,增强民族自信。 总结并通过作业与生活结合,让学生增强民族自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