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22131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简·爱》整本书阅读整体设计

日期:2025-10-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117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 cover
《简·爱》整本书阅读整体设计 本名著整本书阅读共分为以下3个课段,6个任务,10个活动情境,每个课时的具体任务,安排如下: 第 4 课时 压抑的生机 ———从《简·爱》的三幅画探寻女性成长主题 教学目标 1.宏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2.从《简·爱》中着重描写的三幅画入手,通过跨学科学习和智慧课堂的技术手段探寻女性成长主题。 3.探寻创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女性生存处境的艰难,从而感悟小说主题思想,培养学生自尊自立自强的品格,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以《简·爱》中着重描写的三幅画入手,通过跨学科学习和智慧课堂的技术手段探寻女性成长主题。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2、 合作探究法 3、 讨论法 教学构思 整本书教学强调“按整本书的规律教,教出这本书的个性”,本课时教学紧紧围绕“教出这本书的个性”进行设计,抓住“《简·爱》中的绘画艺术”这一贯穿整部作品的特色“元素”,解读品析。借助信息技术,准确把握文学与绘画的跨学科学习链接点,通过对画作的鉴赏品析,探寻人物精神人格底色,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自主,自尊自爱的良好性格品质。 教学过程 导入 根据整本书内容,寻找作品中绘画与主题的链接。 简·爱的人生重要阶段几乎全部隐现同一元素———绘画。 【任务一】绘生命之底色 ———鸬鹚画、金星画、冰山画 播放视频,男女主初次交谈因绘画而引起,突出鸬鹚、金星、冰山三幅画的重要意义。 活动1:回顾画作 填写表格 有人说简·爱描绘的这三幅画是怪异的,超现实的,呈现出一种“压抑的生机”。阅读小说文段,找一找三幅图画分别描绘了哪些意象,并完成表格。 活动2: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点拨:这三幅画假如以色彩和线条的形式描摹出来,称得上是骇人的,有一种躁狂的,歇斯底里的气质,与简·爱自身的气质、小说的风格不大相称。我认为这或许 正是简·爱心灵的底色,是她精神的原生状态。简·爱全部的挚爱与痛苦,求索与抗争,从此生发出来。 【任务二】探画作之隐喻 ———生存处境、王冠意识、自由意志 活动1:聚焦文本 追寻轨迹 三幅超现实的画作看起来晦涩难懂,但这种潜意识中流露的气质无疑与主人公的特殊经历密不可分,请从作品中梳理简·爱创作这三幅画之前的人生经历。 点拨:这三幅画作于劳渥德最后两个假期。在此之前,简·爱的人生经历只局限于两个场景:盖兹海德和劳渥德。盖兹海德对于简·爱来说,完全是一个充满憎恨、歧视、敌意的异己环境。“几年来,我的世界一直局限于劳渥德,我的经验一直局限于它的规章制度。” 活动2:聚焦画作 探究心灵 简·爱称这些画是她用“ 心灵的眼睛看见的”, 罗切斯特也认为这三幅画画出了简·爱“思想的影子”,说简·爱在画这些画时,“也许正处在一种艺术家的梦境之中”,结合简·爱绘画前的人生经历,破译这三幅超现实画作中意象的隐喻义,探寻简·爱非比寻常的内心。 学习支架: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个人的白日梦”。艺术是人类的一种自我表达形式,是人们将自己的内心欲望和冲动转化为可见、可感知的形式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白日梦”,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实际上是在描绘他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冲动……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可能会使用各种象征和隐喻手法,以更微妙、更隐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欲望和冲动。 ———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 小组合作交流: 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探究三幅画作的隐喻义,说一说每幅画作的精神象征。 点拨: 三幅画联系起来看,几乎可以看成是简·爱过往经历的投射,这些简 · 爱用 “心灵的眼睛”看到的图画,正如弗吉尼亚·伍尔芙所评价的那样,传达出一种由于受到限制而更趋有力的声音:“我 爱”,“我恨”,“我痛苦”(压抑),而在这种极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