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24373

第二章第三节 地球的公转 课件 (共20张PPT)2024-2025学年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日期:2025-05-0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205638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二章,PPT,地理,七年级,星球,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公转 星球版 新课导入 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伴着日出而升起,随着日落而降下。 日期 升旗 1月1日 07:36 5月1日 05:15 7月1日 04:49 10月1日 06:10 一年之中,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为何有所不同?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能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环境观、科学价值观。 2.知道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并能解释所产生的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问题。 3.知道公转方向、周期等基本特征是,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 4. 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自西向东 概 念 方 向 周 期 一. 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一年(约365天) 地轴指向 北极星附近 一. 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轨道形状: 角度: 指向: 基本特征 地轴是倾斜的是因为地球本身是倾斜的 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轴倾斜角度为23.5° 轨道呈椭圆形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赤道(0°纬线)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23.5°N)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赤道(0°纬线 )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23.5°S ) 二. 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的判断 二. 四季更替 太阳光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极昼 极夜 夏至 6月22日前后 40° 极昼:一天24小时均是白昼 极夜:一天24小时均是黑夜 23.5°N 0° 23.5°S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回归运动 二. 四季更替 北回归线:太阳直射能够到达的最北的纬线。一年中太阳直射1次。 南回归线:太阳直射能够到达的最南的纬线。一年中太阳直射1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太阳直射2次。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叫作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赤道(0°纬线)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23.5°N)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赤道(0°纬线 )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23.5°S ) 原因: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太阳直射的纬度不同 二. 四季更替 全球昼夜平分 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昼长夜短 ,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 北半球昼短夜长 ,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 二. 四季更替 你知道在北半球,春夏秋冬各是哪几个月份吗? 春 3、4、5月 秋 9、10、11月 夏 6、7、8月 冬 12、1、2月 三. 地球上的五带 (1)五带划分的依据 在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光照情况不同,地表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就有了冷热差异。据此,人们把全球划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三. 地球上的五带 (2)五带划分的分界线 中国 读图找出五带的分界线各在哪里?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个带? 三. 地球上的五带 北极 南极 66.5°N 23.5°N 66.5°S 23.5°S 这里是温带地区,地面得到的热量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这里是寒带地区,有极昼或极夜现象,地面获得的热量最少,气候终年寒冷。 这里是热带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热量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3)五带特征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终年炎热 温带 春 夏 冬 秋 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温带 寒带 气候终年寒冷 有太阳直射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 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三. 地球上的五带 课堂小结 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地球的公转 地球上的五带 四季更替 自西向东,黄赤交角 周期1年/365天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变化 热带、温带、寒带 随堂习题 1.《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