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28233

[名师教案]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学设计和反思(2课时)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2652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习作,例文,2课时,反思,教学设计,名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 2.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难点】 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习作例文”,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 2.能根据“习作提示”,确定习作对象,拟定习作提纲。 【教学过程】 一 例文引路,梳理方法 1.根据自学提示,独立阅读两篇习作例文。 课件出示: 自学提示: ·阅读两篇习作例文,感悟文章是如何把事物的不同方面介绍清楚的,并回答问题。 ·对照批注和课文内容,说说例文《鲸》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 ·说说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是如何把制作风向袋的过程介绍清楚的。 ·比较两篇例文的不同之处,说说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2.理清内容,补充完成思维导图。 课件出示: 3.集体交流,梳理方法。 课件出示: 例文 说明内容 说明方式 说明方法 《鲸》 事物特点 分类介绍 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风向袋的制作》 制作过程 分条列出 列数字 4.教师小结:这两篇习作例文各有侧重点。《鲸》通过多种说明方法的恰当运用介绍了鲸的相关特点;《风向袋的制作》按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风向袋的制作过程。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从例文中揣摩写作的方法。如,习作例文《鲸》第4自然段呈现了不同种类的鲸不一样的捕食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明白可以通过分类别的方法来介绍事物。习作提示中的“恐龙”“菊花”“灯”都可以采用此方法来说清楚事物的特点。又如,《风向袋的制作》这一习作例文写作特点非常鲜明,主要使用“第一”“第二”等这样表示顺序的词语,有条理地写出了制作风向袋的步骤,习作提示中的“怎样泡酸菜”完全可以仿效其写法。 二 拓宽思路,确定内容 1.出示要求,明确内容。 (1)回顾导入: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太阳》《松鼠》《鲸》《风向袋的制作》,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事物。(板书:事物)人世间事物千千万,有没有一种让你很熟悉、很喜欢、很感兴趣的事物呢?你想不想让更多的人也熟悉它,并且和你一样喜欢它?快来介绍给大家吧!(板书:介绍) (2)明确习作内容。 恐龙 袋鼠的自述 动物的尾巴 菊花 热带植物大观园 种子的旅行 灯 扫地机器人 溜溜球的玩法 涮羊肉 怎样泡酸菜 我的美食地图 火星的秘密 草原旅游指南 中国传统吉祥物 引导:你打算介绍什么?上面的题目对你是否有启发?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一:“恐龙”“菊花”“怎样泡酸菜”这些题目都能直接看出介绍的是什么事物,题目很明确、简洁。 预设二:有些题目新奇、有趣,比如“袋鼠的自述”,用的是第一人称,可以拉近和读者的距离。 (提示:可以选如菊花、灯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者如扫地机器人等新奇、有趣的事物;也可以选生活中不常见的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火星的秘密;还可以选择对某类事物的某一个部位进行介绍,如动物的尾巴;也可以是介绍某一种事物的制作或使用方法,如涮羊肉、怎样泡酸菜、溜溜球的玩法;甚至可以模拟事物的口吻来介绍,如袋鼠的自述、种子的旅行。) 2.小组交流,选择说明对象。 (1)小组内讨论:说一说你准备介绍什么事物,打算从哪些方面介绍。 (2)指名交流,分类归纳。 课件出示: 与动物有关:_____ 与植物有关:_____ 与物品有关:_____ 与美食有关:_____ 其他感兴趣的内容:_____ 3.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虽在之前进行了多次的练笔训练,但仍容易将本次习作写成记叙文。除此之外,学生最容易想到的便是介绍一种动物或植物,致使习作缺乏新意。因此在正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