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睡早起》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程 道德与法治 类型 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合理的作息时间,并认识到早睡早起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了解晚睡和睡眠不足的不良影响,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并认识到早睡早起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做到早睡早起,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三、教材分析: 《早睡早起》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中的最后一课。本课旨在通过教育学生注意作息习惯,帮助他们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来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以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本课由四个板块组成,但本课时主要聚焦于“几点睡,才合适”和“没早睡,真糟糕”两个板块,旨在让学生了解合理的作息时间以及晚睡的不良影响。 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主规划、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较弱,难以根据自身环境的改变而合理地调整作息时间。同时,许多家长对孩子的作息时间也缺乏规划意识,特别是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地区,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因此,学生需要更多的提醒和督促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微课视频、“作息小达人”评选表等。 学生准备: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课前小调查,了解并记录自己近期的作息时间。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昨天晚上是几点睡觉的呀?今天早上又是几点起床的呢?”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作息时间。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课前统计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差异。 师生对话 教师:同学们,早上好!在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大家昨晚的休息情况。请问,你们昨天晚上是几点睡觉的呀?今天早上又是几点起床的呢?请大家轮流分享一下。 学生A:我昨晚是十点半上床的,不过可能看了一会儿书,大概十一点多才真正睡着。今天早上六点半就起来了,因为要准备早自习。 教师:很好,A同学的时间安排得很合理。那其他同学呢? 学生B:我昨晚有点晚睡,大概快十二点了才睡。今天早上七点才起来,感觉还有点困。 教师:嗯,B同学可能需要注意一下晚上的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对学习和身体都很重要。还有其他同学想分享吗? (学生们纷纷分享自己的作息时间) 教师:谢谢大家的分享。现在,我这里有一份课前统计的作息时间表,是根据大家的回答整理出来的。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或者差异。 (教师展示作息时间表,学生们开始认真观察) 教师:有没有同学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比如,哪些同学的作息时间比较规律,哪些可能有些不规律? 学生C:我发现有些同学的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都很固定,像A同学那样,这样可能更容易保持好的状态。而有些同学,比如B同学,可能就有些波动了。 教师:C同学观察得很仔细。确实,规律的作息时间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非常有益。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调节生物钟,提高学习效率,减少疲劳感。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适当调整。那么,关于作息时间的问题,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或者想法吗? (二)几点睡,才合适 1. 教师出示作息时间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睡眠时间的长短及其影响。 2. 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年龄阶段所需的睡眠时间,特别是小学生每天应保证10小时的睡眠时间。 3.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什么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教师:同学们,大家看这张作息时间统计表,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大家的睡眠时间有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