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35331

【任务驱动式】第一章 细胞 预学检验与课堂导学(含答案)冀少 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024)

日期:2025-05-0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0次 大小:2576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上册,七年级,生物,冀少,答案,导学
  • cover
第一章 细胞 第一节 显微镜的使用 预学检验 预学新知 课堂导学 任务一 识别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 1. 结合教材,识别显微镜各部件结构,并填写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 2. 将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粗准焦螺旋 放大物像 细准焦螺旋 小范围升降镜筒 物镜和目镜 大范围升降镜筒 反光镜 反射光线 3. (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_____。 (2) 一般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范围是_____。 (3) 经过调节粗、细准焦螺旋,在显微镜下能看到清晰的_____、_____的物像。 4. 结合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思考外界光线进入人眼的途径:反光镜→_____→_____→镜筒→_____→眼睛。 任务二 用显微镜观察写有“上”字的载玻片,并总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取镜和安放。 2. 对光(三转) 。 (1) 转动_____,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 转动_____, 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 左眼注视目镜,同时用两手转动_____, 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 ,使视野均匀白亮。 3. 安放玻片。 将写有“上”字的载玻片写字的一面向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上”字正对_____。 4. 调整焦距。 (1) 眼睛从侧面看着_____,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物镜接近载玻片为止。 (2) 左眼向目镜内观察,右眼同时睁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物像。若物像比较模糊,可以再轻轻转动_____使物像更清晰。 5. 观察。 6. 收放。 任务三 总结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1. 移动玻片,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_____的。 2. 比较低倍物镜下和高倍物镜下物像的区别。 第二节 细胞的形态 预学检验 预学新知 课堂导学 任务一 利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玉米根尖纵切切片、草履虫装片,重点关注细胞的不同形态 1. 显微镜下看到人血涂片中有许多_____状的细胞和一些_____状的细胞;玉米根尖由_____的、_____的和_____的细胞构成;草履虫只有_____细胞,看起来像一只草鞋。 2. 结合观察结果,思考草履虫与人和玉米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任务二 结合教材,总结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1. 有益:_____。 2. 有害:_____。 任务三 设计实验,探究草履虫的趋性 1. 提出问题: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有怎样的反应 2. 做出假设:草履虫可能会逃避盐的刺激。 3. 设计实验 (1) 在A、B 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使两滴培养液相连通。 (2) 在A 载玻片一端培养液中加少许盐,B 载玻片不加盐作为对照。 (3) 用放大镜观察A、B 载玻片上草履虫的反应。 4. 完成实验:按实验设计方案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草履虫由_____游向_____。 5. 得出结论:_____,趋向_____刺激,逃避_____刺激。 6. 表达交流:设计实验时,一般要设置_____,将实验对象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其中一组_____,称为对照组。其他组给以某种特殊的处理,其余条件与对照组保持一致,称为_____。 第三节 细胞的结构 预学新知 课堂导学 任务一 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任务二 认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1. 植物细胞结构 2. 动物细胞结构 任务三 比较动物、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第四节 细胞的生命活动 预学检验 一、链接旧知 1.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_____、_____、_____。 2.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预学新知 课堂导学 任务一 通过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分析细胞核的功能 1. 阅读教材中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发现多莉与供核母羊的形态完全一样,这说明什么? 2. _____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_____。 3. _____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生命活动的_____。 任务二 结合以下资料,分析问题 资料1 台盼蓝是一种生物染料,可用来检测细胞是否存活。将台盼蓝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