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41258

第六周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周测(解析版)——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每周一测

日期:2025-09-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4927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六,每周一,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
  • cover
第六周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每周一测 下图为北半球大气环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③⑤三处气压带形成的因素中是动力因素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③ C.③ D.③⑤ 2.当气压带⑤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 B.太平洋上形成低压 C.南亚盛行西南风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3.下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热带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信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下图为非洲维多利亚湖与坦噶尼喀湖地理位置及岩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从地质构造角度思考,与维多利亚湖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向斜 B.地垒 C.地堑 D.断层 5.1月维多利亚湖附近降水主要集中区域及原因是( ) A.东岸东北信风偏转 B.西岸东南信风吹拂 C.东岸1月海风强劲 D.西岸坦喀尼喀湖的水汽补给 6.据调查,世界上80%的淡水鱼类都曾在坦噶尼喀湖中被发现,其主要原因是( ) A.气温较低,生长周期较长 B.生长边界,底部海水沟通 C.渔业发展,引进大量鱼种 D.湖泊深长,水体容量较大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 7.下列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及M点的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西北风 B.7月、西北风 C.1月、东南风 D.7月、东南风 8.M地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受地形的影响 D.沿海洋流运动的影响 9.此时、N地的风向、气候特点及成因是( ) A.西北风、高温多雨、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 B.西北风、高温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东南风、高温干燥、东南信风北移 D.西北风、高温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读三圈环流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字母与其代表的风带或气压带对应正确的是( ) A.a;热带低压带 B.c;副热带高气压带 C.e;盛行西风带 D.b;东南信风带 11.下面正确表示上图中e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状况的是( ) A. B. C. D. 12.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 A.abe B.bed C.ade D.cde 南极辐合带是一条海洋地理界线,南界为南极洲的海岸线,北界则是一条变动于50°S~60°S的假想线。在南极辐合带中,向北流动的寒冷海水下沉至向南流动的较温暖的海水层之下。下图是南极辐合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与南极辐合带成因类似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极辐合带的存在让南极比北极地区温暖 B.南极辐合带造就了庞大的海洋生物量 C.南极辐合带以北地区冬季海冰覆盖 D.南极辐合带以南地区海水含盐量大 15.南极辐合带是西风漂流的一部分,西风漂流( ) A.被陆地分割成几部分 B.由盛行西南风吹拂而成 C.受温暖西风影响为暖流 D.绕南极洲由西向东环流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读图,根据图中各气压带的纬度分布可知,①③⑤分别为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其中赤道低气压带为热力因素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动力因素形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答案:B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图中⑤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当其被切断时,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北半球为冬季,北京盛行西北风,A错误。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B正确。南亚盛行东北季风,C错误。台风影响东南沿海时间为夏秋季节,D错误。故选B。 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①地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南侧为东北信风;②地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南侧为盛行西风带;③地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北侧为东南信风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