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46478

【新课标】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军乐队)》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日期:2025-05-0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3次 大小:355199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教学设计,课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军乐队),1课,新课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花城版四年级上册第1课《我们的《国歌》》第2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材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花城版四年级上册第1课《我们的《国歌》》第2课时欣赏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35年。歌曲进行曲速度,旋律坚定铿锵有力,表现出中国人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爱国情怀。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是整个小学段的中间阶段,对于音乐知识也处在萌芽的好奇阶段,对音乐课充满了兴趣,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和音乐表现活动,但是,音乐鉴赏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即要科学的引导,又要充分发挥学生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的能力,同时课堂的耐心程度不高,容易激动,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作品旋律的特点和意境 (二)艺术表现 能用坚定的、充满力量的声音哼唱音乐 (三)创意实践 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和乐器去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哼唱歌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用坚定的、充满力量的声音哼唱音乐 (二)教学难点: 1、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和乐器去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教师: 同学们,什么时候我们会升起国旗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你们知道国旗是怎么来的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其设计者是浙江瑞安的曾联松。红色的旗帜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红色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升旗仪式我们会奏什么歌曲?唱生么歌曲呢? 预设: 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欣赏这首作品的名字叫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书写板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感受,激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哼唱歌曲 教师:下面同学们跟着老师来听一听歌曲,边听歌曲边跟着老师律动,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会联想到怎样的画面?(播放歌曲) 预设:聆听歌曲回答问题 教师:通过聆听歌曲判断速度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3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写于1935年。歌曲进行曲速度,旋律坚定铿锵有力,表现出中国人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爱国情怀。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的前奏采用分解的大调主三和弦音(do、mi、sol)和三连音节奏构成号角式音调,具有铿锵的节奏、明亮雄伟的旋律,似在热情奔放地召唤人们奋起战斗。这一旋律音型贯穿全曲,在曲尾处多次重复,给人以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势。其中三连音和附点音符的妙用,更增强了歌曲的战斗气氛。下面聆听前奏,听听前奏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前奏虽然短小,但却蕴含着整首歌曲情感和旋律发展的基础:此曲调取自歌曲后半部“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一句,但是最后一小节节奏上有了变化,后面的变化这个改动使旋律显得更加庄严而富于号召力。同时将主音“do”移位到强拍上,也为歌曲后半拍起唱做了准备。下面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预设:打节奏 教师:继续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有什么特点? 预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