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感官兄弟 1 辨别真假水果 【教学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感官兄弟》中的第1课,本课创设辨别真假水果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想办法区分真假水果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五种感官,体验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根据教材编写体系设计,本册教材重点培养的认识发展要项是“感官与观察”。本单元的认识发展目标是“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观察事物的外在特征”。在学习进阶上,本单元之前教材已经通过画蚂蚁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到“眼见为实”(即通过眼睛观察获取证据)的重要性。本单元的学习将进一步学习认识五种感官的功能,达成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的目标,从而为后续学习运用简单工具和仪器观察物体的某些可量化的特征,如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奠定基础。 本课旨在引领学生在想办法辨别真假水果的过程中,体验到观察事物光靠眼睛是不够的,有时还需要其他感官的参与,从而认识到人体还有耳、鼻、舌、皮肤等感官的存在,并初步认识和运用这些感官观察和描述事物的外在特征。 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在体验单元,学生已经通过对蚂蚁的探究,知道了亲眼观察的重要性。对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学生充满探索热情,也积累了一些无意识的观察经验,辨别真假水果活动将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搜集证据的意识,初步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的方法和表达观察结果的方式,从而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为以后的科学探究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 (2)识别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 (3)认识常见物体的基本外部特征。 (4)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具体事物的构成要素,通过口述等方式描述事物的外在特征。 (5)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6)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表现出直觉兴趣;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认识事物;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1)教师材料准备:适量水果及相应的仿真水果。 (2)小组材料准备:学生自备适量水果。 (3)活动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师:先做一个小调查,小朋友们爱吃水果吗? 生:喜欢!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吃过的水果? 生:苹果、香蕉、西瓜…… 师:真是一群爱观察的小朋友!老师考考你们,这里有一盘水果,其中有一些是假的,有一些是真的。你能看出其中哪些是真水果吗? 生:能。 师:(指名1-3人到讲台前试一试)你们来试一试。 师:能看出来吗? 生:看不出来! 师:看来这些假水果做得太逼真了,我们只用眼睛已经无法辨认了!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吃水果的经验,交流喜欢的水果,调动他们大脑里关于真水果的印象,从而引出真假水果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与结论。 师:怎么分辨出哪些是真水果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生:用眼睛看…… 师:嗯,刚才我们三位小朋友都到前面来看了,可是没有看得出真假来,大家觉得只用眼睛看,就一定能判断准确吗? 生:不行。 师:那么还需要用哪些办法呢? 生:切开来看! 师:嗯,确实可以切开来看看,今天我们把切开来看当作最后才采用的方法。在不弄破水果的情况下,我们还有其他方法吗?小组可以轻声交流一下。 (生小组交流) 生:可以用鼻子闻一闻。 生:可以用手摸摸看。 …… 师:小朋友们的方法可真多。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呢?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试一试吧!请注意分辨水果时不要把水果搞破了。 师:请小组长到老师这边领材料。 (学生活动,辨认真假水果) 师:哪个小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