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设计海水淡化装置 本节教材分析 教 材 解 读 对于自然界的水循环,学生在小学科学中已有所了解,再加上前面物态变化的学习,学生有独立分析(教材P31图1.5-1自然界的水循环)的能力。 了解海水的主成分和设计海水淡化装置是新教材补充内容,学生通过课本了解古法晒盐,体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针对全球有限的水资源的了解,设计海水淡化装置,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多角度设计海水淡化装置,有学科间相互融合、有学生已有知识的应用。本节课内容真正体现了学科融合和跨学科实践。 学 习 目 标 科学观念 1.认识自然界的水循环,进一步认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2.了解海水的主要成分,认识晒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 3.了解海水淡化的几种方式和海水淡化过程中的物态变化。 科学思维 1.利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归纳总结三态循环规律。 2.通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学习文献探究和调查探究的学习方法。 科学探究 1.通过设计并制作海水淡化装置,感受物理研究是建立在观察、实验和推理的基础上。 2.探究过程中体验小组合作、成员分工、各自发挥优势,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科学态度 与责任 1.通过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学习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 2.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体验物理课程在解决生活、科技、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3.通过海水淡化装置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价值,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 点 难 点 重点:掌握三态变化在水循环中的具体作用,知道生产技术中涉及的物态变化。 难点:设计海水淡化装置。 备 课 资 料 word版电子教案、匹配的课件见电子资源 新课导入 【导入一】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1)你知道蓝天里的朵朵白云是怎样形成的吗 你知道早晨遇到的茫茫大雾是怎么回事吗 你知道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吗 你知道雨、雪、霜、冰雹各是从何而来的 引入新课。 (2)天空有时晴空万里,有时阴雨绵绵,那雨水是从哪里来的 晴天它又躲到哪里去了呢 引入新课。 【导入二】 (实验引入新课) 模拟自然界中雨的形成:把一壶水放在电磁炉上烧开,壶嘴处产生大量的蒸气,把一块冷玻璃放在水蒸气的上方,很快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大量的小水滴落下。引入新课。 学点1 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观察:如图1-5-1所示。 图1-5-1 思考: 问题1:自然界中的水蒸发后,在高空中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形成了 云 。 问题2:天空中的云,在气温变化时形成雨、雪、冰雹到达地面,形成降水。地面附近的水蒸气 液化 形成雾(或露),在极冷的气温条件下在地面或植物的枝上 凝华 形成霜。 学点2 了解海水的主要成分 观察:如图1-5-2所示。 图1-5-2 思考: 问题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其中大部分是 氯化钠(食盐) ,大量饮用海水会引起人体脱水,甚至会危及生命。 问题2:我国古代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先将海水引入 盐田 ,经过日光和风力 蒸发 浓缩海水,进一步使食盐结晶出来,这种方法在化学上称为 蒸发结晶 。 学点3 设计并制作海水淡化装置 观察1:如图1-5-3所示。 图1-5-3 思考: 问题1:海水淡化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常用的方法有 冷冻法 、 反渗透法 和 蒸馏法 。 观察2:蒸馏法是先把海水 加热 ,使海水蒸发产生 水蒸气 ,再让水蒸气遇冷 液化 变成蒸馏水。 能力培优 1.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 ( )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