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53725

3.4.2 蒸腾作用 教学设计 (表格式) 冀少版 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537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3.4.2,蒸腾,作用,教学设计,格式,少版
  • cover
蒸腾作用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已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再加上生物学科的知识、现象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大部分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浓厚。 教学目标 掌握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能用蒸腾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尝试探究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确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学习,确立“植树造林是每个公民应尽义务”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难点:保卫细胞对气孔的调节。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教师讲述:同学们,想象一下,暑假正午的时候,你走在柏油马路上,会有什么感觉?这时,如果你走到树荫下又会有什么感觉呢?如果你到绿满天涯的森林中去游憩,会感到更清爽怡人,这是怎么回事呢?那什么是蒸腾作用呢?蒸腾作用又有什么意义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学生回答:晒 热凉爽 凉快植物的蒸腾作用 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入手,切入主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师讲述:课前让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本52页至55页的内容,那哪位同学来告诉老师,什么叫蒸腾作用呢?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和鼓励。并对“水分”“气体”“气孔”等词着重解释。 学生回答: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气孔中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课前预习使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并初步理解蒸腾作用的含义。 出示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关系的实验演示装置。提问:本实验的变量是什么?现象如何? 学生回答:有无叶片叶片多的塑料带内水珠多,叶片少的塑料带内水珠少。 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体验知识螺旋上升的特点。 结合上述实验探究,阅读课本52页实验步骤,思考以下问题:光照2h后,塑料袋的内壁上是否有水珠形成,水珠是从哪里来的?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自己总结: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并向学生讲解其他器官也能进行少量的蒸腾作用。 学生回答:A塑料袋内壁上出现大量水珠,B塑料袋内没有水珠出现。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由枝条上的叶片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主要在叶片中进行。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结合预习让学生思考: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让学生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显微镜下图,找出表皮上的半月形细胞,比较半月形细胞和一般的表皮细胞的排列情况,看看有什么不同?此时向学生讲解 在表皮细胞之间,有一些成对存在的半月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就是气孔。 学生回答:气孔一般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半月形细胞中间有空隙。 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播放微课视频并让学生结合课本53页内容探究气孔开闭原理。总结:植物就是通过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的。 学生回答:保卫细胞的内外细胞壁厚度不同,靠近气孔一侧的壁较厚,靠近表皮细胞一侧的壁较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较薄的外壁比内壁扩张多,气孔便张开,保卫细胞失水缩小时,细胞壁恢复原状,气孔闭合。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多媒体演示蒸腾作用的过程,学生分小组讨论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如何进行的呢?植物蒸腾出的水分是从哪来的? 土壤中的水分 根毛根表皮内各层细胞根茎叶导管叶肉细胞气孔水蒸气大气植物蒸腾出的水分来自土壤。 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认识蒸腾作用是如何进行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讲解并提问: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送到叶,只有1%左右供植物光合作用和其他生命活动利用,99%左右的水分都变成水蒸气从气孔散发到大气中,那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那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是什么呢?回答之前先来思考几个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