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4.2《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课时 2课时 备课教师 李 授课学科 政治 授课时间 授课年级 高二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坚持权利义务统一原则,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不得妨碍他人合法权利。 【法治意识】不动产权利人在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同时,应该注意到相邻方的合法权利。树立依法承担责任意识。 【公共参与】有限制地行使民事权利。 【科学精神】辨清不同民事权利的法定界限,明确作品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1.行使民事权利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2.相邻关系的内涵和主要类型。 【教学难点】:1.法律对知识产权的限制。2.相邻关系的处理的规则和意义。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西安李女士于2021年3月驾驶特斯拉发生交通事故。2021年4月19日,西安李女士和河南张女士,一同身着带有“刹车失灵”字样服装,出现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和展车车顶维权。当天,河南张女士因扰乱公共秩序被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行政拘留,西安李女士被处以行政警告。 2023年11月22日消息,特斯拉诉“上海车展事件”西安女车主名誉权侵权一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西安李女士名誉侵权责任成立,须向特斯拉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同时承担车辆鉴定费。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车辆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涉案车辆并不存在刹车问题,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 思考:西安女车主的行为侵犯了特斯拉企业的什么权利?应承担怎样的侵权责任 这启示我们消费者在维权时应注意什么界限? 【新课教授】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7-21页,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做好标记 1.民事权利有限制的含义 2.常见的民事权利限制 3.作品的合理使用含义及特定情形 4.法定许可使用含义及特定情形 5.相邻权的内涵、相邻关系处理规则 二、合作探究 议题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含义: 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如对人身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权)、财产权(物权、知识产权、股权……)。何谓界限? ———公平、诚信、守法、公序良俗 注意:任何权利都是相对的,都是受到限制的,民事权利也不例外。对民事权利的限制,不局限于教材中的对名誉权、著作权、相邻权这三个权利的限制。只要是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都要受到限制。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民事权利限制。 生活中常见的民事权利受到限制的有: 上网冲浪:一些网民在网上发表言论属于自己的个人权利。但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一些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恶意攻击、诽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 影视解说:未经原作者许可擅自对原作品进行剪辑、二次创作并上传短视频,如果该行为不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情形,则是权利越界,侵犯著作权。 邻里关系:有人在装修时因噪音、排水、排污而影响邻里关系。也有顶楼住户私搭乱建,挡住别人家的采光。 其他诸如跳楼讨薪、大数据杀熟、广场舞高音喇叭……这都是权利越界 下面,我们就以此为线索,逐一解读不同不同民事权利的界限! 议题二:常见的民事权利限制 案例一:林某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一家店铺,并通过了实名认证。云某通过网络在该店铺订购了一条某品牌的裤子。收到货品后,云某发现货品与网页宣传不符,就发表了买家评论并给予差评。之后,双方为此产生争议,云某又追加评论,谈了自身感受。林某对此大为不满,以云某恶意差评,侵犯该店名誉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云某侵害名誉权。 议一议:你在网购时给过差评吗?你认为云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行使民事权利要注意什么? 总结:《民法典》对名誉权的限制: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