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17213

十面埋伏课件

日期:2024-04-2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9925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十面埋伏,课件
  • cover
课件19张PPT。《十面埋伏》欣 赏 听音响 《十面埋伏》 作品介绍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乐曲内容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乐中是罕见的。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双方在垓下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此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概括谱写而成的。 问 题1、此乐曲是用什么乐器 演奏的? 2、乐曲的情绪是怎样 的?作品分析第一部分列营 吹打 点将 排阵 走队第二部分埋伏 小战 大战第三部分项王败北 乌江自刎 众军奏凯第一部分 战鼓咚咚,军号齐鸣,威武的汉军列队出阵。 “列营”是全曲的引子,以“轮拂”手法,由慢及快,表现号角的声音,形象鲜明地揭示了事件发生的特定环境。“吹打”表现大将出场,“轮指”技法弹出模拟筚篥演奏的军乐曲调,气魄宏伟,军威浩荡。“排阵”和“走队”则是利用音型模进,疾徐强弱和调式的交替,表现队伍在布阵时的严明矫健。第二部分 全曲的重要部分 “埋伏”作为战斗打响之前的准备,利用强弱的变化和模进的旋律,造成一种神秘莫测的气氛。然后开始了战斗,“小战”部分以噪音的效果,表现短兵相接、刀枪撞击的战斗场面,在旋律的上行模进中,使音乐更加紧张,引出了“大战”,以“轮指”技法弹出模拟的箫声,表现楚军思乡厌战的内心活动,然后大军齐上,在激烈的两军厮杀中,用“推拼双弦”的技法表现出声嘶力竭的呐喊和惊天动地的战斗,形成全曲的高潮。 第三部分 楚军的败阵和项王的悲剧结局低沉的音乐表现楚军的败阵和项王的悲剧结局,和前面金戈铁马的手法相比,这里使用的技法就比较单一,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三小段,是以民间曲牌《五声佛》和《撼动山》改编而成,明朗欢快,在渐慢的音乐声中,戛然而止。琵琶曲《十面埋伏》是传统琵琶曲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集琵琶曲的各种技法,艺术地再现了古战场争斗的历史场面。以一个独奏乐器,能演奏出如此形象生动、气氛强烈、富有交响性的音乐,体现了历代民间音乐家的智慧。琵琶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原有直颈与曲颈两种,到了唐宋时期才结合起来,改用手指弹拨以代替用拨子拨奏,持琴姿势改横抱为竖抱,以便左、右手技巧的发挥。明清时才定型如现在的形制。现代琵琶为半梨形音箱、面板为铜木,琴颈向后弯曲,钢丝尼龙弦,弹奏时用人工指甲。 琵琶最初以弹奏手法取名,向外弹为“批”,向内弹为“把”。 琵琶曲根据表现内容和风格分为文曲和武曲。文曲节奏舒缓、抒情优美,以描绘自然风光和内心感情见长,如《夕阳箫鼓》等。武曲节奏复杂多变,情绪激烈雄壮,富于戏剧性,如《十面埋伏》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