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74071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 同步练(含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4-10-3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567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单元,曹刿,论战,同步,答案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 基础积累练课时巩固 夯实基础 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B ) A.齐师败绩(大败)      B.公将驰之(快速奔跑) C.遂逐齐师(追赶,这里指追击) D.既克(已经) 2.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C ) A.牺牲玉帛  B.小大之狱  C.公将战  D.可以一战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C ) A.故曰教学相长也  公问其故 B.必以分人      何以战 C.望其旗靡      下视其辙 D.登轼而望之     而死于安乐也 4.下列句式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B )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何以战 ③夫战,勇气也。 ④可以一战。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③④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文: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 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穷尽了。  6.默写。 (1)《曹刿论战》中体现齐鲁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的语句是: 十年春 , 齐师伐我 。 (2)《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 公将战 , 曹刿请见 。 (3)《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 (4)《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 忠之属也 。 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 下视其辙 , 登轼而望之 。 课内赏读练探本究源 突出重点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7.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A.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细,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8.“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 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 曹刿先下车察看车辙和登高望敌情,从细节观察,然后作判断发命令,最终取胜,表现了他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  常识积累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 《左氏春秋》,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主题理解 本文通过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表明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取信于民,并讲述了只有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名师点拨 古今意义有区别 汉语的词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义扩大:“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或能够。 (2)词义缩小:“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儿女”,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3)词义转移:如“牺牲”,古义为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为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4)感彩变化:“鄙”古义是“目光短浅”,中性词;如“肉食者鄙”。今义是“品质恶劣”,贬义词。 拓展阅读练课外延伸 能力迁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楚王召宋义①与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