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80008

第六单元 第三节 第1课时 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案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日期:2024-11-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1次 大小:4726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生,2024,教版,化学,九年级,学年
    第三节 碳达峰与碳中和 第1课时 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二氧化碳的性质 素养目标 1.以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为例,认识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可以相互转化及其对维持人类生活与生态平衡的意义。(物质的多样性) 2.能通过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的多样性) 知识概览 基础主干落实 一、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产生途径:动植物的 、化石燃料的 等。 2.消耗途径:植物的 。 二、认识二氧化碳 1.CO2的物理性质 外观 色 味 体 密度 比空气 溶解性 溶于水(1∶1) 特别提醒 干冰不是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状态,易升华,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2.CO2的化学性质 (1)通常情况下不能燃烧,也 。 (2)与水反应: 。生成的 物质不稳定,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 (3)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 。 此反应可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3.CO2的用途 (1)用作 ;(2)用于灭火;(3)用作气体肥料;(4)生产尿素、碳酸氢铵及碳酸氢钠的重要原料;(5)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制造舞台烟雾、用作制冷剂。 生活应用 现在许多饭店的菜品中出现了一道“云雾缭绕”的特色佳肴,这是在菜肴旁边放了“干冰”导致的,干冰是什么,说明它有什么性质 提示: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它易升华吸热,导致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云雾效果。 交流讨论 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否说明CO2显酸性 提示:不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显酸性,使石蕊变红,而不是二氧化碳显酸性。 重点案例探析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典题(2023·北京中考)用如图实验研究CO2的性质。 (1)可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密度比空气的大的现象是 。 (2)燃着的木条熄灭,由此可得出CO2具有的性质是 。 方法点拨 1.答题关键:纸花的干燥与湿润、位置的高与低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点。 2.过程分析:结合对现象的对比,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以及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举一反三 [数字化实验]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数字化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可观察到烧杯中溶液变为蓝色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C.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纵坐标Y可表示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课堂达标反馈 1.[二氧化碳的俗称]人工降雨就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成雨,这里的干冰是指 ( ) A.二氧化锰 B.固体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钙 D.碳酸钠 2.[二氧化碳的用途]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灭火 B.生产汽水 C.气体肥料 D.供给呼吸 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干冰的周围会产生大量白雾,因为 ( ) A.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汽 B.干冰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C.干冰升华出大量白色的二氧化碳气体 D.干冰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成小液滴 4.[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 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 5.[二氧化碳的循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如图是自然界中的部分碳循环途径。 (1)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 (填“单质”或“元素”)。 (2)⑥的反应过程中 (填“释放”或“吸收”)能量。 (3)①~⑥中,表示CO2消耗途径的是 ;主要过程属于缓慢氧化的有①和 。 (4)大气中的CO2含量保持动态平衡。如大气中CO2含量上升,将导致 效应加剧。据图分析,人类缓解这一效应的措施可以是 (写一种)。 6.[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壁常形成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主要成分是 (写名称),它是由于 而生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层白膜用水 (填“能”或“不能”)洗去,因为 ,应用 洗去,再用清水冲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层 练基础 知识点1 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对环境的影响 1.(20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