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87940

4.2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2024-2025学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日期:2025-05-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3107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2024-2025,学年
  • cover
4.2 质量守恒定律 素养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通过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4.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5.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6.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 1.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质疑精神,培养创新精神。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工具 1.教师用具:投影仪、托盘天平(带砝码)、蜡烛、试剂瓶、火柴、塞子。 2.学生用具:(1)托盘天平、烧杯、锥形瓶(塞子)、玻璃棒、气球、玻璃片、陶土网、坩埚钳、火柴; (2)红磷(火柴头大小)、硫酸铜溶液、铁钉、碳酸钠粉末、稀盐酸、镁带、细沙、砂纸。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波义耳在空气中加热汞的实验结果是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了。而同样的实验,拉瓦锡的结果是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物质的总质量究竟有没有变化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 [复习回顾]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物质。如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表示为:P+O2P2O5;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表示为:Fe+CuSO4→Cu+FeSO4。这些物质在质上发生了变化。 [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吗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形成假设,,并给出对应理由。 [形成假设]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等于(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说出你的理由: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此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改变 。 [学生实验]教师分发实验用品,并指导学生按照课本P127【实验4-1、2、3、4】内容完成实验,并记录填写在P127对应表格中。 [交流讨论]由学生陈述实验结果,不同意见进行补充。 [实验结果] 实验序号 反应原理 实验现象 反应前称量的数据 反应后称量的数据 【实验4-1】 产生气泡 m1 小于m1 【实验4-2】 产生气泡,注射器活塞向上移动 m2 m2 【实验4-3】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m3 m3 【实验4-4】 m4 m4 [交流讨论]为什么【实验4-1】和【实验4-2】发生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电子天平的示数前者减小而后者不变? [分析解释]【实验4-1】中反应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减小;【实验4-2】装置密闭,反应生成的气体仍在装置中,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结 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教师讲解]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看到,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存在相等的关系。其实不仅仅这两个实验如此,无数的实验证明,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思 考]以上四个实验中,应当以哪些实验为依据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的关系。 [学生回答]应当以【实验4-2】和【实验4-4】为依据进行探究。 [教师总结]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保持不变,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的关系时,若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实验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过 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