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版 三年级上册 《流动的空气》单元 1.空气的流动 教学设计 单元 《流动的空气》 课题 1.空气的流动 课时 1 核心 概念 (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及要求 (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3~4年级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1.2中(4)说明空气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会充满各处。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1.知道热空气上升后,周围较冷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 2.通过风门作用的了解,探寻工具中的科学原理,体会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科学思维 发展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现象提出猜想假设的能力。 探究实践 发展利用模型搜集证据的意识与能力。 态度责任 激发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知道热空气上升后,周围较冷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1.发展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现象提出猜想假设的能力。 2.发展利用模型搜集证据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风的形成演示箱或线香、火柴、蜡烛、带孔的玻璃箱 学生: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热空气会上升。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空气的流动》 一、聚焦问题:暖气片旁的空气受热上升之后,留下的空间被谁占据了呢?(预计5分钟) 提出问题: 提问:冬天,很多同学家里都是用暖气片来取暖的。你注意过吗?暖气片一般安装在房间的什么位置? 学生讨论 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热空气会上升。请问,暖气片旁的空气受热后会上升,留下的空间被谁占据了呢? 学生讨论 二、探索:蜡烛模拟暖气片,蜡烛点燃后,“房间”里的空气会发生什么现象?(预计25分钟) (1)猜想假设 提问:请看,这是一个房间的模型,蜡烛模拟暖气片。大家猜一猜,蜡烛点燃后,“房间”里的空气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讨论 (2)搜集证据 演示:把点燃的线香放到装置侧面的开口处,点燃里面的蜡烛,我们可以借助风车或者薄纸条观察空气在流动的现象。 讲解:线香放在“门”口,如果烟横向往里面飘,风车转动了,就说明空气流动了形成了风;如果烟竖直向上飘,风车没有转动,就说明空气没有流动没有形成风。 学生实验 (3)得出结论 提问:通过实验,请问热的暖气片旁的空气变热上升后留下的空间被谁来占有呢? 结论:热的暖气片旁的空气变热上升后留下的空间被房间里别的地方的冷空气占有。 三、研讨和交流(预设5分钟) 阅读:巧妙的设计———风门 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 四、练一练 一、填空 1.为了控制炉子里煤炭燃烧的火力,人们在炉子的下方开了一个口,并在口上安装了一个小门,这个门叫作 。 2.热空气上升后,周围较冷的空气会 过来, 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 参考答案: 一1风门2流动 补充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动过来补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