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 六年级上册 《循环的水》单元 4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教学设计 单元 《循环的水》 课题 2.4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及要求 10.2 水循环 10.2.1 知道水在改变地表形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了解水循环的意义,如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科学思维:会用概念图的方式记录整理信息,并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建立自然界的水循环模型。 探究实践:会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间断的循环过程。 态度责任: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系统,树立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知道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断循环之中。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会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间断的循环过程。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 2. 与水循环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水循环示意图纸,笔 学生:笔、白纸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游戏导入(预设3分钟) 1.头脑风暴 提问:自然界中的水都分布在哪里呢 海洋、湖泊、河流。 雪山、冰川、地下。 水果里、身体里…… 大自然中有着形形色色的水一-液态的,固态的,还有气态的。它们有的分布在江河、湖泊、冰川和海洋中,有的藏在水蒸气和空中的云、雨、雪里,等等。除此之外土壤中也渗有大量的水,地表下还有我们平时看不到的地下河,连生物体内也含有水。水的存在造就了我们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生命世界。 了解学生已有认识,回顾旧知识,引导学生刨根问底,导入新课 (1)海洋、湖泊、河流中的水可以蒸发变成水蒸气! (2)雪山上的雪、冰川中的冰也都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 (3)树叶可以放出水蒸气,动物呼吸也可以呼出水蒸气。 二、提出问题,追根溯源。(预设5分钟) 1.我们知道云是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可是形成云的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 不光江河湖泊里的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冰川上的冰雪也可以直接升华变成水蒸气。地球上水的年总蒸发量大约是505000km,其中434000km来自海洋。 2.海洋和陆地上江河湖泊中的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3. 云是从哪里来的呢 4. 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 完成任务。用箭头标出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 通过一个接一个不停地追问,让学生发现问题循环的规律。 三、处理信息(预设13分钟) 1、通过一步一步地“追根溯源”,你有什么发现 我们从云追到水蒸气,从水蒸气追到海洋里的水,从海洋里的水追到雨,从雨又追回到云…… 云可以把来自海洋的水运送到陆地上,也可以…… 2.天上的云是固定不动的吗?它有什么作用? 大气中的水分随着气流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叫做水汽输送。 3、小结:“追根溯源”发现 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水的这种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多变的天气现象 通过“追根溯源”学生一步步地发现循环规律,结合前几课的知识,理解各种因水的循环形成的天气现象。 四、表达交流(预设10分钟)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小组合作,用概念图的方式表示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每标一个箭头,都说一说这个过程中水的状态有没有变化,对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汇报、交流、总结 (1)海上内循环:就是海洋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 发生领域:海洋及其上空。 (2)海陆间循环:海洋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