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91106

3.1乒乓球复原了(教案) (表格式)2024-2025学年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日期:2025-05-2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278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乒乓球,复原,教案,格式,2024-2025,学年
  • cover
大象版 四年级上册 《冷与热》单元 1.乒乓球复原了 教学设计 单元 《冷与热》 课题 1.乒乓球复原了 课时 1 核心 概念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学习内容及要求 4.1 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3~4年级③知道物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1.知道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2.知道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科学思维: 能够描述气体、固体、液体受热后的变化情况。 探究实践: 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态度责任: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并在教师引导下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愿意用热胀冷缩等相关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1.知道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2.能在教师引导下,描述气体、固体、液体受热后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分析、比较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知道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教学 准备 教师:实验用针筒(带软塞)、烧杯、热水、乒乓球、铜球、铜环、酒精灯、烧瓶、玻璃管。 学生:实验用针筒(带软塞)、烧杯、热水、乒乓球、铜球、铜环、酒精灯、烧瓶、玻璃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猜想假设(预设5分钟) 任务一:猜想假设 1.创设情境:妙妙是我校乒乓球社团的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她不小心把球捏瘪了,聪明的她立刻想出了办法———把乒乓球放在了热水里,过了一会儿,乒乓球复原了。 播放视频《乒乓球复原实验》 2.提出问题:为什么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够复原? 3.组织学生围绕该问题大胆进行猜想假设。 4.师提示:我们的假设是对是错,需要用事实来验证。 引导学生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作出自己的假设,有利于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及后续探究活动的开展。 二、实验探究(预设10分钟) 任务二:加热空气实验 1.出示材料超市:热水、针筒、软塞、杯子。 2.驱动问题: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呢? 3.小组交流讨论,全班分享,确定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①将针筒内的空气全部排出。 ②在针筒内吸入一些空气,使得活塞的最下端与刻度10对齐做好标记,记录数据。 ③用软塞将针筒的排气口塞住,确保不漏气。 ④将针筒放入热水中,使得热水没过空气柱,却不超过针筒的顶部,仔细观察活塞的变化,标记或记录数据。 安全提示: ①小心别让热水烫伤自己或别人。 ②切勿使用废弃的医用材料进行实验,以防传染疾病。 4.根据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5.生分享实验现象。 6.得出结论:乒乓球复原是因为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了。 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三、迁移应用(预设15分钟)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气体受热后体积会膨胀,那加热液体或固体后,液体或固体的体积也会膨胀吗? 任务三:加热水实验 1.出示材料超市,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呢? 2.加热水实验:将装满水的烧瓶装置放入热水中,观察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变化。 3.思考:在这个实验中烧瓶的水是使用无色的水,还是带有颜色的水? 4.安全提示:在使用玻璃制品时要注意安全,以防破碎扎伤自己。 5.观察实验发现,放入热水中后,玻璃管内水的液面上升了。 6.得出结论: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任务四:加热铜球实验(教师演示) 1.师介绍铜球和铁环的实验装置,在加热铜球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