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0~9的认识教学设计 0~9的认识属于“数的认识”教学,我们要引导孩子经历数的抽象、数的表示以及数的应用等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起数的概念,实现对数意义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数”这一研究对象培养孩子的数感、符号意识以及推理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 一、经历抽象过程,建立数的概念 为帮助学生建立起“数是对数量的抽象”这一认知,为数的认识提供一条行 之有效的路径,同时起到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表达的作用,0 ~9的认识建议采用“三步递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步,先从数量为1的物体中抽象出“1”,从具象到抽象,让学生通过从表示 1 的物体甚至是现象中抽象出“1”这个数,如 1 个、1 只、1 朵、1 条、1 头,1 箱、 1袋、1声……再用1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从抽象回到具象。 第二步,认识2~5,让学生运用学习1的经验继续学习2~5。 第三步,认识6~9和0,让学生将认识1~5的知识和经验迁移到6~9和0的认识上来。 二、借助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教学时建议借助教科书提供的教学资源,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一 是将自己观察、思考的结果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如通过手势表示 1~9 各数, 用学具(如圆片、三角形等)来表示物体的个数,用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用符号和图形来表示自己的想法(如数的分解与组成、数的大小关系等), 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将自己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悟进行表达, 如借助摆小棒的实际操作表达数的分解与组成,通过对数字卡片的摆放对数序 进行表达;三是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借助教科书中的每个课堂活动或其他教学资 源,让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来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 能力和思维能力。 -单元学习目标- 能从实际情境中感悟、抽象出0-9,并能理解其意义;能正确认、读、写这些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日常生活中-些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认识0- 9的大小,了解“=”“>”和“<”的含义;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感悟相等和不等关系,感悟大小关系的传递性( 不作为学业要求) ;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并通过语言进行描述。 在真实情境中,体会数的意义,能规范书写数字和“=”“>”和“<”等符号,培养主动观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规范书写等良好学习习惯。 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获得一些初步的活动经验。 通过对数的抽象、思考、表达以及应用,初步形成数感、符号意识和推理意识。 0-9的认识 第 1 课 时 1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页例1、例2,第12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从熟悉的事物中抽象出 1的过程,能正确地认、说、写出数字1,感知1所表达数量的实际含义。 2.能够正确用1来表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独立思考的 能力,在合作交流中初步建立数感。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感知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说、写出数1,会用1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难点:感知1所表达数量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个皮球、一个书包、一本书、一束花。 教学过程 预学活动 看看谁才是最细心的小朋友:你发现在生活中哪些东西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呢? 二、游戏互动,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来玩一玩“我来说你来做”的小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 教师:请大家眨眨眼、摇摇脑袋、张张嘴。我们的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脑袋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嘴巴呢? 学生做动作并回答。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会看,也就是会观察;谁的脑袋最会想,也就是会思考;谁的嘴巴最会说,也就是会表达。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点评:游戏导入环节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