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作品鉴赏《啊啦里呦》 1 哪个民族? 朝鲜族 3 是几拍子的歌曲? 三拍子 聆听音乐,思考问题 2 歌名是什么? 《阿里郎》 《啊啦里呦》是作曲家张千一创作的歌曲,该作品是作曲者依凭民族音乐历史文化积淀,参照朝鲜族传统民谣《阿里郎》的音乐风格创作的一首优秀作品。 在朝鲜族音乐文化中。《阿里郎》被纳入“杂歌”范畴中的“民间抒情歌谣”类别。 《啊啦里呦》 最早产生于 14 世纪 90 年代,迄今已有 600 余年的传唱历史,后逐渐衍生出了 50 多种曲调,6000 多首歌词,对朝鲜族文化的意义和影响极为深远。 “阿里郎”意为“我的郎君”或“我离郎”;“啊啦里哟”为常用衬词,意为“我难离”。 《啊啦里呦》 聆听《啊啦里呦》 聆听《啊啦里呦》 聆听《啊啦里呦》 聆听《啊啦里呦》 1 节奏 3 情感 歌曲赏析三部分 2 颤音 请同学们唱出这段节奏: 一、节奏 在节奏中朗读歌词 视唱歌谱 气口和重音 《啊啦里呦》A段跟伴奏演唱 颤音是朝鲜民歌中的另一大特色,在《阿拉里呦》中也十分多见。演唱时应有效控制其中的颤音,才能达到完美的演绎效果。 二、颤音 A段 颤音处理 B段 颤音处理 学生演唱 《阿拉里呦》属于抒情婉约型民歌,同时也是故事型民歌,内含丰富的民族情感。在演唱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情感内涵的表达,注重演唱技巧与情感的融合。 歌曲的前半段以低沉的陈述为主,是主人公对家乡和爱人的思念之情,在演唱中应带有忧伤的成分,但又不能仅仅只有忧伤,还需要一些希望的成分。 三、情感 A段:控制音量,采用自诉的形式歌唱 控制气息,用稳重的气息支撑这种自诉 B段:情感迸发,气息加强,增加歌曲张力。 咬字清晰,通过渐强的处理,将主人 公的情绪渲染到极致 演唱注意事项 完整演唱 1 节奏 三拍子 3 情感 凄美衰婉,缠绵悱恻 课堂小结 2 颤音 朝鲜族民歌典型特征 1、对比总结蒙古族和朝鲜族音乐特点 2、收集整理 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音乐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