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95646

中国舞蹈音乐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

日期:2025-04-09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226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音乐,中国,舞蹈,教学设计,格式,高中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中国舞蹈音乐 教科书 书 名:音乐鉴赏 -出卷网-:人民音乐-出卷网-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要素的分析,感悟、体验民乐合奏《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对舞蹈音乐有一定的认知。 2. 通过听赏旋律、编创实践等活动,体会“阿细跳月”舞蹈的风格特点,认识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学习“阿细跳月”,了解民间舞蹈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反映。激发学生对舞蹈音乐的热爱与理解,进而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关注,懂得尊重区域历史文化、民俗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阿细跳月的风格特点,认识音乐在舞蹈中的地位与作用,探析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模仿和实践,学跳、编创阿细跳月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播放教师舞蹈展示视频(无音乐) 学生活动:思考这段舞蹈动作带给人什么感受?(欢快、跳跃) (二)播放教师舞蹈展示视频(有音乐) 学生活动:思考同样的舞蹈画面,有音乐的版本带给人什么感受?和无音乐的有什么不同? 教师活动:总结有音乐的版本让人感觉舞蹈情绪更加热烈,韵律更加强劲,富有感召力。 设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区别?舞蹈与音乐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感受、对比,激发学生兴趣,点明本节课重点,进入课题。 新课学习 (一)聆听乐曲,感知旋律 教师活动:出示谱例,播放《阿细跳月》音频片段。 设问:音乐的情绪及风格特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聆听音乐片段,思考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音乐热烈欢快、韵律动感强劲,富有感染力。 设问:通过刚才的聆听,我们能体会到音乐热烈欢快、韵律动感强劲,富有感染力。为什么能表现这样的音乐情绪?是什么音乐要素在这样欢快动感的旋律表达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主动体验分析舞蹈音乐。 1.分析音乐要素 (1)切分节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听辨出富有动感的切分节奏,分析其作用。 学生活动:聆听音乐片段,随音乐敲击体验节奏型。 (2)四五拍节拍类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听辨出特殊的四五拍节拍类型,分析其强弱规律。 学生活动:聆听音乐片段,听辨四五拍,分析其强弱规律。 (3)重音记号 教师活动:出示谱例,再次播放《阿细跳月》音频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旋律中弱拍位置出现的重音记号。 学生活动:分析旋律中切分音的弱拍位置和每个小节的第5拍上出现重音记号的作用。哼唱并击奏,感受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听赏、击奏等活动,深化学生对音乐旋律的体验与理解,为之后的知识点总结作铺垫。 2.总结舞蹈与音乐的关系一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舞蹈与音乐结合的基础是节奏、节拍,因为听觉和视觉的感觉不同,音乐能弥补舞蹈的“局限”,而舞蹈则使音乐获得某种可能的视觉印象,给音乐作出可见的解释,舞蹈有形而无声,音乐有声而无形。总结出舞蹈与音乐关系一: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是音乐的形体。 再次聆听,分析旋律 教师活动:播放《阿细跳月》完整音频。 设问:整首乐曲主题旋律的进行有什么特点?主题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 学生活动:跟随音频与教师课件提示听辨主题旋律进行特点。 教师活动:总结除开引子和尾声,整首乐曲的演奏一直是主题旋律反复,共出现了14次。 设问:主题旋律一直反复出现,但是为什么我们不觉得冗长和重复,反而随着旋律的进行,感觉音乐变得更加丰富、有层次了呢? 学生活动:总结由于速度、力度、音区、演奏乐器等的变化,使得音乐情绪产生变化,影响整首乐曲变得丰富。受到音乐的影响,舞蹈也变得有层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挖掘音乐要素,分析旋律,为感受、体验舞蹈作铺垫。 观看视频,感受舞蹈 教师活动:播放彝族人民表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