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95655

汉族民歌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

日期:2025-04-04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205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汉族,高中,音乐,必修,2019,音版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汉族民歌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 名:音乐鉴赏教材 -出卷网-:人民音乐-出卷网- 教学目标 1.对劳动号子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和文化内涵有深入的审美体验,体会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认同感和自豪感。 2.感受《澧水船夫号子》在方言、旋律、节奏、节拍、歌词、调式、结构等方面的音乐特点;通过对比聆听、情境体验、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不同地域、不同种类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与艺术风格。 3.学生能用积极饱满的演唱状态、在团队协作中生动地演唱劳动号子;学生能运用传统民歌的演唱方法和艺术处理,表现民歌的韵味,提高艺术表现水平提高艺术表现水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充分感受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和艺术风格; 2.学唱《澧水船夫号子》引号、过滩号子两个部分的主题动机。 教学难点: 1.师生合作,在团队协作中生动地演唱劳动号子。 2.学生能运用传统民歌的演唱方法和艺术处理,表现民歌的独特韵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山歌和小调这两种民歌体裁 2.观看《劳动号子》视频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复习巩固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引出劳动号子这一体裁,导入新课。 二、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歌曲 1.介绍《澧水船夫号子》这首作品 2.了解《澧水船夫号子》的结构与歌曲所采用的板式唱腔 【设计意图】对《澧水船夫号子》的作品结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板式唱腔有整体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澧水船夫号子》引号部分 1.对照歌谱,聆听引号音乐片段; 2.深入体验引号片段在演唱形式、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音乐特点; 3.学唱引号片段的主题动机。 【设计意图】体验作品中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重要作用;在歌曲学唱中体验劳动号子采用一领众和演唱、旋律平直、节奏规整、律动性强、音乐要素富于规律性变化等强烈的音乐风格。 (三)学习《澧水船夫号子》过滩号子部分 1.对照歌谱,聆听过滩号子音乐片段; 2.分析过滩号子与引号在节奏、旋律、速度、情绪等音乐要素上的不同之处; 3.体验过滩号子经典节奏型; 4.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三个声部合作完成过滩号子的音乐片段。 5合作探究。总结《澧水船夫号子》的音乐特点与艺术特征; 【设计意图】继续深入感受、体验作品中通过不同音乐要素的运用,而产生的不同音乐情绪;在歌唱劳动号子的实践活动中,积累深化对劳动号子的理解,提升对劳动号子的演唱技能,增强艺术表现力。 三、拓展提升 1.深入体验不同地区、不同种类劳动号子的音乐风格;探究地域环境、地方语言、历史文化等因素对劳动号子音乐风格的影响; 2.探究劳动号子的传承与发展。 3.总结汉族民歌的艺术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汉族民歌与地域环境、地方语言、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民歌地域风格的形成原因,知道民歌背后所承载的人文内涵,深刻理解汉族民歌的艺术魅力和价值;通过探究汉族民歌的艺术特征,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优越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教学总结 1.师生共同梳理回顾本节课以及本单元的知识。 2.鼓励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积极表现民族音乐;呼吁学生肩负起传承保护、继承创新和发扬光大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 本课学业质量标准测评点 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感知、体验《澧水船夫号子》在方言、旋律、节奏、歌词、调式、结构等方面的音乐特点;通过对比聆听、情境体验、合作探究等方式,对劳动号子的音乐风格和文化内涵有深入的审美体验。学生能积极参与歌唱、创编等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能享受音乐实践活动的乐趣,提升对劳动号子的演唱技能,并能在集体性表演活动中展现协作能力,培育团队精神。学生能从感知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